“七筐半”的故事
1958年5月5日至23日,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977人,列席代表389人,其中有各省、市、自治区选派的部分县委书记,大城市的区委书记,省辖市市委书记,企业或基层的党委书记等。大会听取和讨论了刘少奇作的工作报告、谭震林作的关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二次修正案)的说明,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周恩来、朱德、陈云、陈毅等117人在大会发言,另有145人作了书面发言。刘少奇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获得会议的通过。
会后,全党形成了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而企图甩掉中国贫穷落后帽子的大跃进运动热潮。
当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高潮后,毛泽东喜欢“高速度”、“大建设”,但对那些漫不着边际的“高指标”却不同意,也不相信,他鼓励群众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干,但对那些异想天开的做法却是泼冷水,投反对票的。
8月13日,李银桥、李家骥等人随毛泽东去天津新立村参观稻田。新立村竟然想出了用电灯为水稻照明、用鼓风机朝水稻田吹风的“增产高招”。当地有关领导干部和社干部向毛泽东汇报说:“亩产10万斤。”
毛泽东摇着头,不相信地说:“不可能的事。”
接着,他指着一位领导干部说:“你没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
有人立即解释这是“可能”的,对毛泽东说:“为了增加照明,我们用上了电灯为水稻照明,实行密植,用鼓风机吹风,亩产10万,是有根据的。”
毛泽东边走边摇头,还对他说:“吹牛,靠不住!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
毛泽东不相信,有人为证明亩产10万斤完全是真的,又让几个小孩子往早几日连夜移栽过来的“密植”水稻上站上去。毛泽东虽然亲眼所见,还是摇头,并且说:“娃娃,不要上去。站得越高,跌得越重。”
从新立村参观回来后,河北省省长刘子厚和天津市市长李耕涛陪同毛泽东等人,驱车到南开大学去看校办工厂。
毛泽东一出现在校园,师生们立刻轰动了。校园里人头攒动,掌声、欢呼声震耳欲聋,人越聚越多。这时候,一方面大跃进极大地振奋了人们“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各地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和信任已开始转而为崇拜。
毛泽东等人看完校办工厂后,因为人太多已无法离开。李银桥立即和天津市警卫处处长李侃商量,调动随行的一辆小华沙汽车过来。车一到,李银桥马上请毛泽东上车。
华沙车体积很小,而毛泽东身材魁梧,平时坐不进去。这次警卫员们急了,硬是用力,把他“挤”进车里。小汽车立即启动,从人群里开出来后,又开到天津大学。
在这里,毛泽东又参观了天大的校办工厂。
参观结束时,已是中午。毛泽东因为和学生们交谈很高兴,兴致很高,于是提出说:“我们去吃饭馆吧!”于是,李银桥等人随他驱车来到了天津市和平区沈阳道的正阳春鸭子楼,吃烤鸭。
毛泽东吃饭很快,速战速决。结果,别人没吃完,他就先吃完了。撂下碗筷后,他站起身,在楼上走动着,等候大家。正阳春是栋两层楼的饭馆,他来回走动,经过窗口时,随便朝窗外望了一眼。
这一眼望,不要紧,谁知当即引出一场大麻烦。
饭馆对面的楼上,正恰有一位妇女在晾衣服。距离很近,她一下子就认出了毛泽东,立刻脱口喊出了一声:“毛主席!毛主席万岁!”
这喊声就像一声惊雷,把整个天津城都震动了。刹那间,人群像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很快就“包围”了正阳春鸭子楼。所有的人都在拥挤着,欢呼着,越聚越多,堵满了路口,接着,挤满了好几条街道。李银桥等人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交通也陷于瘫痪了。因为连交警也想看一眼毛泽东,弃岗加入了拥挤的人流之中。
这样的场面,让随同的警卫员和刘子厚等人着急了:毛泽东根本没法儿下楼了。楼外的群众欢呼“毛主席万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毛泽东坐不住了,前后六次打开窗子向群众招手致意,并且高呼:“人民万岁!”
结果,毛泽东越喊,群众越高兴,也越喊:“毛主席万岁!”
最后,毛泽东完全被困在正阳楼上。他在呼喊过“人民万岁”的口号之后,不得不向群众招手喊话,想叫群众散开。可是根本不行,他越喊,想看一看他的人越多,拥挤得越厉害。结果,他们从中午12点多,一直困到下午5点多,无法“突围”。
汪东兴说:“群众的欢呼声经久不息,看来出不去了。”
张耀祠说:“没办法,只好采取在南开大学用的老办法,把华沙牌小汽车想办法开过来。”
于是,天津警备区派出一个排的精壮小伙子,从外面“打”进来接应。部分战士们在前面奋力开路,部分战士从后面推车,硬是将一辆华沙牌小汽车从人群中一步步推过来,推到正阳春鸭子楼门口。
李银桥、李家骥等卫士一见,立即说:“走。”就和其他警卫人员前呼后拥,护着毛泽东下楼,再次将他“挤”入华沙小轿车。然后,一中队前面派人开路,后面派人推车,左右用人卫护,一步一步,硬是将小汽车推出人群。
在车上,毛泽东还不时向外面的群众招手,对李银桥等人只讲了一句话:“又是一次下不了的黄鹤楼噢。”
这次他们被围困在正阳楼整整达到六个多小时,用李银桥的话说:“当年打仗还没这么被围困过,差点当了天津人民的‘俘虏’。”
事后,有人告诉李银桥说:“主席走后,我们派人清扫现场,鞋帽和钢笔手表收了七筐半。”
手表是此时人们比较贵重的东西。当李银桥把“七筐半”的事告诉毛泽东时,毛泽东立即问道:“群众没挤伤吧?”
“没有。”
毛泽东放心了,笑着说:“手表是宝贝啊,为了见我一面,把它丢了可划不来呀!”
李银桥忍不住感叹说:“天津群众对主席的感情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