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冰窖藏冰与卖冰

老俗事 作者:周简段


大热的天,谁都想得到冰爽的设备,现在科学发达,有各种制冰办法。而在一二百年前,在常年不结冰的“炎方”,包括港澳在内,炎热的时候,要想得到一点冰,那却是十分困难,也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北京,却非常方便。那里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冬天结厚厚的冰,打来藏在冰窑中,夏天正好慢慢地取出来受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真是炎暑的思物。严缁生《忆京都词》注云:

冰窖开后,儿童舁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余尝戏为水晶山,南中无此物也。”

妙在最后一句,这是旧时代炎暑中南方得不到的东西,而在北京,而在北京那时却是很普通。

北京的冰窖,由来久矣。最早出现于明朝万历年问,至清代颇为发达,是统治阶级享有特权的一种表现:王光绪末年出现私人冰窖后,平民百姓才有资格享用天然冰,从而排除了由炎热带来的诸多烦恼。

德胜门城楼西北隅有东西街道曰“冰窖口胡同”,此即万历年间建的皇家冰窖所在地。此地位于护城河北岸关厢西侧,天然冰窖凡八座占地数百亩,窖底系石帮石底并以木打桩,上层围砌城砖,窖顶嵌盖黄琉璃瓦,窖内无梁无柱呈拱形结构,坚实而美观,宽敞而洁净,近似地下宫殿,古代建构思之奇巧,至今指令人口服!按八卦方位于窖址北侧特修“窑神殿”一间,殿内所供之“窖神殿”,貌似古画所绘宋末僧人济颖,衣衫蓝缕,醉眼朦胧,以其象征穷人的领袖和救星。

满清入主中原后,朝廷除沿用德胜门冰窑外,另在海淀和前门外东珠市口迤北(现仍沿旧称为冰窖厂胡同)新开两座官窖。慈禧每年盛夏逸居颐和园,则由海淀供冰。送冰的仆役系独眼龙,套冰车之役畜亦为瞎马,该恶奴仰仗“老佛爷”的淫威,驾驭冰车横冲直撞,无所顾忌,民间车辆不敢与之封抗,讥之日“瞎人、瞎马、瞎横”。前门外之冰窖,旨在冷藏名贵果品和猪羊供品,以供天坛祭祀之用。

官窖制度极严,对所招技工及壮工须经复审,合格者之姓名、住址登记于花名册,发其腰牌后方可进窖劳动。窖门前设辖客木四根,黑红军棍两根竖立于虎头告牌(上书窑则之前,触犯者轻则体罚,重则法办。

王爷们建窖储冰,须按法度办事,只有领兵打仗,建立汗马功劳者,亲呈皇帝批准后才有资格设窖。因此,清王朝统治二百余年,而府窖仅六处――恭王府窖、肃王府窖、礼王府窖、庆王府窖、豫王府窖、浚王府窖。其中,以地处什刹海前海南沿的恭亲王府窖所储之冰最为干净。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后,国库越发空虚,难以支付官窖、府窖所需之经费,遂允许民间经营冰窖。辛亥革命后,民营冰窑空前发展,百姓夏季用冰逐年普遍,而沿街叫卖“冰核儿”之小贩,亦如雨后春笋,与日俱增。

那时在北京的什刹海、中南海、城外护城河边上,起码有几十处冰窖,入夏把冰窖打开逐日卖冰,供应量十分充足。买冰的最大的主顾是各菜市、鱼行、肉铺、鸡鸭店及各处大小饭庄子。每天一大早,就像现在送牛奶、送报纸一样,上一头骡子拉着大车装着整方的冰(约一尺多宽,三尺长,厚一尺的冰块,谓之“一方”)已送到你家门口。订的是一方.就留一方,订二方,就留二方,有时也可以临时增减一些。

各个胡同中的住家户,下中层以上,即好歹有个厨房的家,也都向冰车子订一块冰,每天送来。花铜元的时候,大约每五大枚(即十个小铜元,三十年代时约合三分不到)即可买块一见方的冰。中小户人家每天送十大枚的冰。便足用矣。一月下,不过一元五角钱。这样伏天里不但可以天天吃冰镇绿豆汤、镇西瓜,而且剩饭、剩菜也可保存,不至于发霉了,真可以说世界上最为经济、实惠的东西。

有些没有预订冰的人家,或者没有在冰车子上买到冰,偶有要,自己到冰窖去买,也极为方便。走进冰窖门,顿时感到从下到上凉气飕飕,进去给他五大枚,便能买一大块冰,比冰车子的大一倍:用一根绳子在冰块上拦腰一捆,拖了就跑,冰是滑,在马路上拖了跑比小车还快。童年买冰的欢乐,真是难以忘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