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聆听(4)

山居性纪:性是种子,禅是花开 作者:吴光磊


 

“无生”无不生,无不生而“无生”。一切都不过是从这“无生”之“空无”中生发,而这本体上的“空无”是从没有被染污过的。一切时、一切处不过是 “现象的河流”,是片段而枝节的,可这背后的本源抑或说这无限一体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生命”本身又何尝有任何损失与不完美。它和谐而有序地展开花絮,它神秘而迷人地吹奏心曲,它是一朵美丽的优钵昙花,本是一朵清净无染的莲花。

一时,你会正信生起,疑情顿断。我们的生命到底是哪个?是这个幻有的、短暂的、因缘和合,无常迁变流转的、被肢解的、被拘闭的身心,还是那充满神奇、本来永生、本具永福、奥妙而不可思议的“自然”的生命。

有谁知道你不是‘这个’,而是‘这个’背后的‘那个’,那个横亘古今,纵驰旷宇的本来无住本自寂静的大涅磐,在法尔如是的——自生自显又一无所生……“色即是空”,有谁知道这流动的万有与“空无”本即是一,共为“神”属,一切充满超绝的智慧灵性。

佛陀智慧,对这神秘而无限的“自然生命”有一个美丽的称谓——“法身”——我们共有的“身体”。

耶稣博爱,宣称带来福音——至极幸福的音讯——就是关于你那“永生生命”的讯息。

伊斯兰虔诚地信奉那生显出一切的“真主”无形无相,却是这虚幻世界中唯一的真实。

老庄最干脆,通脱透彻,直接就叫“自然”,或强名曰“道”,——喻意这无限的、“一切万有”进化的道路、这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可思议的旅程……

嗟乎!所有的先知,所有的圣贤同一个鼻孔出气,在不同的时空体悟到同一个本体,所有生命的真谛共有所指,只是在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诠释,却因语言文化、民风习俗背景的差异而互不理解、执迷纷争。当然,那只是些尚在痴情酣梦中的人热衷的不理解罢了,与这些个“老家伙们”何干?

是的,世界是一棵树,万事万物都是它的枝叶、花朵与果实,虽然它们杂芜其间,千差万别,却是同一根系所长养的手足。我们真真正正同一血脉,共一“法身”,我们真真正正情同手足。

裳儿,你可知道我曾经承受的苦难,你可知道一个孤儿又被爱人抛弃的伤痛,你可知道我深陷欲望之壑的挣扎与对觉悟这件事不顾身命的苦苦追寻。但是如今,当我体会到某种来自永恒的、超越了我个体性的生命时,它赋予的内在某种绝对的安宁在彻底改变着我,让我越来越淡然而疏离,越来越感知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仿佛一个坐在山顶,超越所有事物与行为之上的旁观者,任缘聚的事物与境相,从我的世界,我的当下,滚滚而过,任这尘世的洪流奔腾不息,而我只是这奔流中的浮木,顺流而下,卑微无执,心中寂止。好事坏事,都这般如期而至,从我的身体我的世界经过,我能听到它们带来的饮泣,或花开的声音,如同风行。所有旋风的中心却是最安全的,静止的,而“真正的我”仿佛已融归、居于那些风暴寂静的中心,看着这外在的风起云涌,看着这万物神秘而有趣的戏剧……

是的,恋恋红尘掠过,如“静止的流水”,心无所系。那宁静,那核心绝对的清醒,就是这样让我安详地注视着我自己,与周围发生的一切。从此品尝着寂寞的另一重味道,也爱上了孤独,爱上它本具的安谧与柔和。我知道它们本是生命赐予我们最尊贵的享受,等待每一个人去内心默默识取——因为寂寞而充满,因为孤独而完整。

裳儿啊,此时我也才明白了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仅是孔夫子站在山上指着河水喟叹的事实发生,更是他的一个巧妙设喻。而他要表达的岂只是一个对时光流逝的比喻或惜时的感慨,流动的岂只是时间,他是要给你指出那永恒的万象的流动,进而让你发现那流动背后的真相。

可是穷尽我们所能看到的解释,都是在以世人浅薄的认识误解圣人,完全失却了那话里本来的意义与对事物更深刻的洞见。你想,“时光如流水”是任谁都说得出来的,又何以贵为论语。

裳儿,描述了这么多声音的美妙,是要告诉你一个修行入手的方便,那就是——聆听。不要看轻啊,要知道它可是观音菩萨修行成道的法门,“观音”的寓意正是观照声音。“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楞严经里,观音菩萨就是这样曝光说自己是先深深地、彻底地“沉醉”在声音里,以致于都“入流亡所”——找不到了自己,而渐次深入,“能觉”的自己与所觉的客体都没有了,终至寂灭现前,才了悟实相,顿然超越的。

这也正是念佛法门,以耳根心底倾听佛号的接引方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