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宋襄公吃瘪的楚成王(8)

楚国往事 作者:冯知明


楚国为救郑而来,自然要引起宋襄公的注意。成得臣向宋襄公下了战书,战书下得委婉温和,其实满竹(书)充满了蔑视之辞。劝说,论甲宋不如楚,论兵宋不如楚,楚人尚战而宋人畏死。楚人是为救郑而来,如果宋从郑撤兵,两国可以讲和的。宋襄公听后,大发陈词滥调,说什么宋人也许是少甲缺兵,但独不缺仁义。如果一个国家如楚国者,连仁义都不要了,立国的根本都没有了,即使称霸又岂能长久呢?说归说,但老巢不能丢。他放弃了教训郑国的计划,即刻返回。行军途中,为了标榜自己的治国方略,特绣了一面“仁义”大旗立在中军之前。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十一月初,宋军返抵宋国边境。楚军借道于陈国,向宋国边境挺进。楚宋两国这时应该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宋襄公决定拒敌于宋国边境之外,做到寸土不丢。于是,他屯军泓水(今商丘柘城东南)以北,以待楚军到来。历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战徐徐展开。

楚军尚在泓水对岸,宋国大司马就建议,楚人骄傲,如果偷袭没有设防之军,必杀得楚军屁滚尿流,宋襄公却摇头不许。至天明,楚军开始渡河,大司马认为两军力量悬殊,应该利用自己占有地利之先机,立即出击,给楚军迎?头痛击,又被襄公断然拒绝,使得楚军顺利渡河而过。大司马急得团团转,襄公全不为之所动。楚军过河要设防布阵,在楚军尚未列好阵势之时,大司马再次大声建议:“此时出击,尚有几分胜算。”襄公严词拒绝:“吾乃仁义之师,怎肯行偷袭之事?”战争瞬息万变,三次天降机遇,被襄公所弃。

一直待到楚军布阵完毕,宋襄公命令击鼓向楚军进攻。襄公果然神勇无比,他身先士卒,视死如归,冲进楚军阵中。主帅成得臣见襄公飞蛾扑火般送死而来,便将阵式张开一个口袋,请君入瓮。大司马拼命来救,才得以冲出重围,襄公终挨了楚军一箭。

宋军一败涂地,拖着残兵败将退回国内,楚国大获全胜而去。进入都城,国人纷纷指责宋襄公讲仁义而害死本国子弟。泓水之战,规模并不大,却因为宋襄公一失足而为后世人笑,连伟人毛泽东也这样评价他——“蠢猪式的仁义”。

当我讲述这段历史,无法不用调侃的口气,宋襄公真是太搞笑了。今天我们重新打量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战役,首先感到宋襄公的修养其实是很高的,也是一个真正的仁义君子。楚国不仅使他失去了盟主地位,而且还使他颜面尽失,他对楚成王恨之如骨。面对强大的楚军进犯,却能恪守仁义,这是一个顶级的修为者,也是行仁义的真君子。所以在世人看来,他还算迂腐得可爱。

其实,我们还可以这样分析宋襄公,他先祖乃是商之老臣。夏商周时代,一些传统必须由宋国来传承,比如这样的国度重仁义立国,达到了国家可以不富足,但仁义不能不讲的程度。再比如,商周时代把一些军事行动称为“演兵”和“观兵”,打仗之前,先搞一套仁义的把戏,建所谓的礼义之军。于是有了许多陈腐的规定,比如“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就是说敌人受了伤,就不要再攻击了,花白头发战士不要生擒,不在隘道上阻击敌人,对没有列队的敌方不可以攻击。泓水之战还有一层意义,就是擦亮了一些诸侯的眼睛,中国军事行动从此由保守陈旧转为灵活多变,出现了孙子这样影响后世的大家。

宋国的历史包袱过重,面对战国变幻莫测的风云,不能与时俱进,自然免不了遭到惨败灭国的命运。

从文化这个角度来分析,恐怕宋国也没有想到,由微子起,因其长子早死,故将王位传于其弟微仲衍。而这位微仲衍便是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集大成者——孔子的十四世嫡祖。而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创立的儒教,成为中华民族的宝典,二千多年以来,孔孟之道,则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楚只是胜一时而已,而宋人之后则是胜出于历史之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