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世界顶尖学府的哈佛大学,从来都鼓励自己的学生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哈佛十分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未来投资。要投资未来,就要定好未来的投资方向,也就是要及早设定人生目标,怀抱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因为没有目标,就谈不上发展,没有梦想,就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成功。
哈佛大学里流传着一句训言:“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这个训言有它独特的历史典故,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没有目标,得过且过,他们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自己。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而那些少数的3%,却是怀抱着梦想去奋力拼搏的精英。
梦想致富是一种向上的态度,对财富的渴望可以督促你迈上胜利的巅峰。
1930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的沃伦·巴菲特,在他小时候就有了强烈的赚钱欲望,他梦想在35岁时成为富豪。受家庭影响,他对股票特别着迷,当其他孩子还在玩飞机模型、玩棒球或赛马的时候,他却一门心思盯着华尔街的股市行情图表,像大人一样,专心致志地画出各种股票价格波动的曲线,画得像模像样,令父母惊叹不已。
正是因为怀抱致富的梦想,巴菲特才能不断收获经济增长的果实,积累自己的资本,让自己拥有的财富雪球越滚越大。最终,被称为美国华尔街“股神”的巴菲特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股市致富的大富豪。他的公司股票创下天价,每股价值高达8万美元,他拥有私人财富42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富豪,享誉全球。
如果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经济茁壮成长的果实可能就不能展现其富有价值的夺目一面,甚至会提前枯萎。很多富商曾经十分富有,而且深谙做生意的妙招,然而却在自己的钱财越来越多的时候,放弃了继续努力的事业,选择了消极度日,沉迷赌博的生活,最终因为赌博而失去了自己所有的钱财。最新调查显示,全球大部分超级富豪过去20年都不能守住巨额财富,“败家率”达到80%。有人把《福布斯》杂志最新的全球400位首富排行榜与20年前的排行榜对比,结果发现,平均每5名榜上有名的超级富翁中,只有1名能在榜上屹立不倒。富翁破产的原因,除了巨额财富增加了管理难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远大的理想,不注意节约开支,随意地挥霍,最后导致破产。
所以,单单是追求经济成长的果实、享受积聚财富的快感是不够的,你应该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在这个如同北极星一样的目标的驱使下,你才会一步步走上商业精英的巅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哈佛大学毕业后驰骋商场的有为青年,大都在大学的时候就怀有梦想,并开始积聚以后创业的资本,毕业之后工作几年有了一些积蓄就开始奋斗,到三十刚出头就已经是百万富翁或者只有一步之遥了。
至于那些“大人物”、商业精英们也都是在怀抱梦想的时候就开始遨游商海,积聚资本。如美国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商迈克尔·戴尔,他从小就有当富翁的梦想,而且一直为这个梦想在努力着,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致富生涯。再如美国佛罗里达有一名学生查理斯,13岁打工时发现一个商机,就创办了他的“打电话送尿布”公司,其后便有了多家相当规模的公司。假如他们不是怀抱着一个梦想,就不会早早地开始储蓄资本,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在年轻时就着手创业,是不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富豪的。怀抱一个财富的梦想,是走向致富之路的起点,而致力于实现梦想的行动,开始采集经济成长的果实,是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要投入的成本。
哈佛商训
没有梦想和目标的人,不可能得到长久的成功,只会在侥幸的成绩里得意忘形,或者在失败的阴霾里难以自拔。只有怀抱理性而合理的梦想去追求经济成长的果实,才不会被物欲横流的世界迷乱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求财富,一要有梦想,二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接着就得开始积聚资本,不断地收取经济增长带来的果实,这样,才能更快地走进财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