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形象一点说,巴顿的性格和布莱德雷简直一个是“摇滚乐”,一个是“摇篮曲”,当然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二者可以互补和协调。巴顿很欣赏布莱德雷的才干和智慧,但总觉得布莱德雷做事太磨蹭;相反,布莱德雷虽然对巴顿的勇猛赞赏有加,但又认为巴顿有勇无谋,当巴顿脾气发作不停地抱怨的时候,布莱德雷总在旁边说他,劝他收住自己的脾气,好好冷静一下。后来由于战事需要,巴顿被调去执行其他任务,布莱德雷接任第二军军长,当时巴顿已经把第二军调教成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劲旅。这次调离使得布莱德雷有机会率领这支劲旅在突尼斯战役中攻克比塞大,大获全胜,俘虏了4万德意军队。
几个月后,布莱德雷协助巴顿制订了进攻西西里岛的作战计划,并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受到嘉奖。但布莱德雷心情很糟,因为英军将领蒙哥马利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自命不凡,鄙视美军,老给美军“捣乱”,这些行为简直要把布莱德雷气疯了。而且巴顿猛冲猛打的风格让布莱德雷很不习惯,他一贯主张小心用兵,反对玩命,这样只会造成大规模无谓的损失和伤亡,即使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也是一种惨重的代价。在这次战役中,巴顿再次暴脾气发作,闹出“耳光门事件”,险些毁了自己的前程,而布莱德雷凭借自己优秀的品质与优良的作风,一向以爱兵如子的亲切温暖形象示众。所以这场战争成就了他,使他得到了提升,而巴顿成了布莱德雷的属下?由于他非常爱兵,具备温暖爱心的领导风格,于是他就得了一个美称—“大兵将军”。
1943年9月,布莱德雷再次受到马歇尔的重用,被派去担任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和艾森豪威尔将军一起策划历史上著名的“霸王行动”,即诺曼底登陆。布莱德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经过仔细的分析之后,主张登陆时用空降部队支援,攻击前用空军轰烂法国的交通线,要多用大炮、坦克和飞机,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减少步兵伤亡。布莱德雷自己也没有想到,当1944年6月6日战役打响后,情况并没有自己分析和设想的那么简单了。德军抵抗抗登陆的攻势凶猛异常,登陆的美军步步艰险,血染海滩,惨不忍睹,布莱德雷被这些惨状所震惊,非常着急,最后差点将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的美军撤离,只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好转,美军浴血奋战终于拿下了奥马哈,这样的结局才让布莱德雷悬在心里的石头落地。巩固和扩大了登陆场后,布莱德雷抓紧时间制订了“眼镜蛇计划”,迅速指挥美军突破了阿弗朗什的德军防线,俘虏了2万德军。
1944年8月,布莱德雷再度被提升,荣升第12集团军群司令,此军群不断地壮大自己的队伍,最后一直发展到130万人,是美军史上最庞大的军队,生猛的骁将巴顿和霍奇斯成为布莱德雷手中的重要棋子。布?德雷凭借这两张王牌横扫布列塔尼半岛,围歼法莱斯德军,解放了巴黎。1945年,布莱德雷又提出了两个著名的“计划”,一个叫“伐木工”,另一个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前者灭掉了摩泽尔河以北和莱茵河以西的全部德军,使德军的主力受到致命的打击;后者合围了鲁尔的32万德军,逼死了“二战”后期德军头号猛将莫德尔元帅,并在易北河与苏军胜利会师,为此后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