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谢俊德带领部分下岗职工白手起家,创建了潍坊丰华机械厂(山东圆友集团前身)。创业之初,小企业遭遇了人才短缺、技术薄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等诸多难题。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谢俊德十分感慨地说:“太累太累,太难太难!身累、心累,揽活难,要账难!”但无论多难,他都从未止步。创业伊始,他手上只有两个人、一台车床、2200元的家底,每天靠骑自行车买原料、送配件。凭借他当时的人力、财力和家当,能揽到一份活,当属不易;能为当时全国知名的几家建筑机械企业提供配套加工服务,靠的是他对客户的诚信、客户对他加工配件的信赖。客户感言:“活,不给谁,也得给老谢。老谢自己千难万难,却不让咱企业一事为难。”谢俊德正是在这种可贵的道德理念支撑之下,在客户金子般的口碑中,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站稳了企业立足、发展的脚跟!他就是这样在立业之初从先做好人、再做好配件,开始了人生和企业的奋斗历程。
如今,山东圆友集团从当初厂区只有10多亩,发展到今天产业园区占地770亩;“圆友”从简单的机械零配件加工发展成为国内混凝土机械制造领域的领航者;谢俊德从2200元起家,如今成为富甲一方的民营企业家。企业做大了,“圆友”成名了,谢俊德富有了。当记者探寻他是如何对待企业发展中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时,他直言:“既然合作,就是一家人。”当记者采访与丰华和谢俊德合作的北京华伟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华时,刘伟华坦言:“谢董做人低调,做事高调。做人不在于他有百万、千万,贵在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民族产业的使命感。”两位老董、两位合作者共同道出了民营企业家的人格和品德。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谢俊德信守以义取利、互利共赢。正如有人请教谢俊德关于“圆友”企业标志的含义时,谢俊德说:“步步提升,走向全球,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聚圆友,共创财富奉献社会。”在“圆友”,在谢俊德治企、兴企的进程中,“以人为本”是其座右铭。他深爱着技术精良、作风过硬、团结奋斗、追求卓越的“圆友”团队;他深爱着同甘共苦、业兴我荣、情同手足的企业员工。他心系团队、情注员工。谢俊德说:“一个企业,没有好的团队,是干不成事的。”“我用人不疑,绝对不疑。”他放手自己的副手各司其职、各展奇才;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奖发明创造有功人员,鼓励员工自主创新;他亲自带出的营销队伍善经营、重合同、守信用、肯服务;他待员工亲如兄弟,他说:“员工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谁有难处我都竭尽全力。”
2007年,有一名员工腿部受伤,需动手术接骨,支付大笔医疗费有困难,谢俊德闻之,当即送去2万元。谢俊德视员工胜亲人,员工爱“圆友”如爱家,谢俊德与员工同建血肉相亲的“圆友”之家。“以德立业、以人为本”为谢俊德带领“圆友”创建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筑就了康庄大道。
古人云:“人之力发自于心,心旺则事盛。”什么是企业的动力源头呢?企业员工的人心才是企业的动力之源。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企业或事业唯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社会财富都是由人创造的。从本源上讲,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句话,靠以人为本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是创业之初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