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满招损,“德”受益(2)

立业先立人,立人先立德 作者:杨佩昌


 

两家书店如果继续斗下去,难免会弄个两败俱伤。幸亏两家及早醒悟,化干戈为玉帛,才出现了双赢的局面。

魏某在某市的商界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做起生意来六亲不认,辣手无情,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商场无父子”,因此几年下来,虽然他积聚了不少财富,但也得罪了很多人。魏某经营的是一家纺织厂,他所生产的纺织品大部分都是内销,因此他总是不择手段地排挤对手,抢占市场份额,有三家小纺织品厂就曾吃过他的亏。他的朋友曾劝他说:“老魏,不要做得太过分。大家都是生意人,为什么一定要得罪人呢?”魏某却不愿听朋友的意见:“得罪人怎么了?我还怕他们不成!”

一段时间后,魏某的仓库因为值班人员乱扔烟头着了火,十万余件毛衣、毛裤付之一炬。大小客户纷纷上门催讨货物,魏某想从其他纺织厂借一批应急,可由于平时关系弄得太僵,根本没有人肯借给他。加紧生产一批吧,又没有原料。原料供应商和他没有交情,不肯借贷给他。无奈之下,魏某只好变卖房产赔付高额的违约金,工人也一个个地辞职,最后除了几间破烂的厂房,魏某一无所有。

魏某平时对同行只有斗争,没有合作,因而遇到困难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人帮他。都说“同行是冤家”,面对同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很多人常常会怒目而视,相互排挤,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才肯罢休。其实,在同行业之间,互惠互利才是上上之策。

人生就像一条河,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平静缓慢。你在河流当中,可以选择较安全的方式,沿着岸边慢慢移动,也可以停止不动,抑或是在漩涡中不停打转。你失意了,陷入了一个漩涡,为了验证是否比以前更自信,你可以奋力游向危险的河中央,突破重围,奔向成功的彼岸。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来自两次成功的经历,一次是在20岁时,另一次是在32岁时。摩洛在9岁时随家人一起搬到纽约。在此之前,他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比一般人幸福许多。由于家人皆爱好音乐、喜剧,摩洛耳染目睹,几乎能演奏所有的乐器,他是别人眼里的天才儿童——不到10岁,他便能指挥交响乐团;12岁时,他从事鸡蛋专卖,做得有声有色,雇有16名少年为他所用;到了14岁,他独立组织了一个舞蹈团;高中毕业之后,他又转向新闻界,成为一名采访记者,与许多新闻界的老前辈一起工作;19岁时,他曾获音乐奖学金,但由于举家搬至纽约,所以只好放弃此次进修的机会。

在纽约,他在Veiw广告公司谋得一份一周14美元的差事。摩洛是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的:“那时候我经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每天累死累活,时间也过得特别快。6点下班以后,我还要到哥伦比亚大学上夜校部,主修广告。有时候,由于工作尚未做完,所以下课后,我还会从学校赶回办公室继续做剩下的工作,从11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点。”

摩洛非常喜欢有创意的设计工作,而他也的确做得如鱼得水。20岁时,摩洛放弃在广告业内的光明前途,决心自己创业。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拼搏,从事创意的开发。

他的创意主要是说服各大百货公司,通过CBS电视公司成为纽约交响乐节目的共同赞助人。摩洛本人认为此法非常可行:一方面,当时的百货公司业绩平平,都希望能借助广告媒体提高形象与销售成绩,为公司做宣传;另一方面,在纽约,交响乐节目的听众多达100万人,十分具有商机。于是,摩洛便立于其间帮两边牵线。

在当时,这种性质的工作对人们来说前所未有,所以做起来相当吃力。同时说服许多家独立的百货公司,分别采纳各公司的意见加以调和,这种事过去从未有人完成过,更别说要他们拿出几百万美元的费用。所以,很多人预测他不可能成功。

尽管如此,摩洛仍然十分卖力地在各地解释、宣传,结果他在说服工作上做得相当出色。一方面,他的创意大受欢迎,与多家百货公司签订了合约;另一方面,他向CBS电台提出的策划方案也顺利通过。此后的10个星期,他信心百倍地与电视台经理一同展开一连串的广告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他没有任何收入。

眼看着计划就要步入最后的成功阶段,但由于合约内某些细节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得计划失败了,他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事结束之后,CBS公司马上找到了他,聘请他为纽约办事处新设销售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并支付他比以往高出许多倍的薪水。于是,摩洛又再度活跃起来,他的潜力得以继续挖掘。

在CBS公司服务几年之后,摩洛再度回到广告业界工作,但这次不是从头再来,而是直跃龙门——他担任了承包华纳影片公司业务的汤普生智囊公司的副总经理。

那个时代,电视尚未普及,相比于现在,仍处于摇篮期。但摩洛认为它的前景不可估量,认为电视必将快速发展,于是便专心致力于这种传播媒体的推广。公司所提供的多样化综艺节目,为CBS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成功。

这就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拼搏。为了它,他再次放弃了原本可以平步青云的机会,走入了另一个未知世界。但这次冒险并不完全是一意孤行,他是在看准后才放下筹码的。最初两年,他仅仅是纯义务性的在《街上干杯》节目中帮忙,没想到竟使该节目一炮走红,从播映以来从未间断过播放,并成为最受欢迎的综合类节目之一。这在竞争激烈的电视界是非常罕见的现象。除了节目成功之外,他还被CBS公司授予所有喜剧、戏剧、综艺节目的制作主任这一职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