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需要开拓精神,需要不停地为自己树立新的目标去攻克,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领域的能力。也许在你的眼里,你的老板已经功成名就,你也许不容易体察出他的野心,但你能看到,他们首先往往是"不满足、有洞察力、精力充沛"的结合体。那些随遇而安、容易满足的人,是不可能用更高的标准来激励自己的。不满足是表示你需要较好的东西,你要注意这种标记,因为它可以催促你向着好的方面进行。
如果你从事一项新工作,你做得不是太好,没关系,只要你学习,就能追上来。老板都希望员工工作很出色,希望自己公司是在蒸蒸日上而不是走下坡路。如果你今年销售额达到2 000万美元,明年就要达到2 200万美元,而在接下来的年头,你需要做更多。如果你停止学习新事物,停止开拓新领地,做出新业绩,就如水在涨,而你就站在原地不动,就会被淹死了。
对于优秀员工的成长来说,学习新事物、创造新业绩是十分重要的。从不懂到懂,直到成为专家能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不学习将失去竞争力,好员工永远把"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自己的座右?。在勤奋和好学的基础上,你自然而然地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新思路、新做法,这样的员工才称得上是优秀的员工。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开拓新领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断树立更高的目标,做一头野心勃勃的狮子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的天之骄子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25年以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来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短期目标不断实现,大都成为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工作,没什么突出的成绩;剩下27%没有目标的人,他们过得很不如意,而且常常抱怨社会。
一样的哈佛毕业生,迥然不同的人生发展状态,其实造成他们迥异的人生轨迹的,就是他们自己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进步的灯塔,它指引着人执著地前行,督促着人奋发向上。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一番大事的?,都是有着坚定目标并且为之努力拼搏的人。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是密歇根州的一个美国富豪,他与汽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是同时代的人,经历也非常相似,都做过农活,当过学徒,与人合伙开过工厂。他的公司大量生产汽车,使汽车变成了几乎人人都能买得起的生活必需品,缔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完全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福特创造了奇迹,也把自己变成了亿万富豪。人们都说:"那简直不是在制造汽车,那简直是在印刷钞票。"亨利·福特造车、卖车,而约翰·洛克菲勒卖汽油,车卖得越多,汽油也会卖得越多;反过来,汽油能供应越多,汽车才能生产越多。由于共同促进,他们成了一对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