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欲弗逞,其人殆矣。
大意
欲望得不到满足,此人就危险了。
实例
贪恋权位招致杀身之祸
韩信的一生纵然辉煌,结局却非常凄凉。他建有绝世之功,却最终命丧长乐宫,这与韩信的多欲不无干系。
刘邦彭城大败后,制定了发展彭越、英布、韩信三支势力的战争策略,并派韩信率军北上击齐。可是,当韩信率军到达齐国边境的时候,却传来了齐国投降的消息。
原来,刘邦命令韩信出兵的同时,还派了一个叫郦食其的谋臣去游说齐国。郦食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没用一兵一卒就使北方最强大的齐国归顺了汉王刘邦。但是韩信却想:自己舍命奋战,一年也只不过打下五十座城池,而一个书生只消一天工夫就收服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难道自己的功劳还不如一个书生吗?因此他下令军队继续向前,攻打齐国。逼得齐王把郦食其扔到油锅里,活活烹死了。
本来可以和平解决的齐国问题,韩信却不顾全大局,只是为了增加个人的功劳,这让刘邦非常恼火,只不过出于拉拢韩信的目的,才没有和他计较。
韩信成功收复齐地时,刘邦与项羽的鏖战却屡屡失利,日夜盼望韩信将兵来救。谁知,韩信不仅没有及时相救,反而趁机要挟,提出请封“假齐王”的要求。所谓假王,表面上是暂时代理的意思,不过,却透露出韩信想拥有齐地的私心。出于战略目的,刘邦又让步了。即便如此,韩信也还是没有领兵南下,直到刘邦做好了齐王的玺印,送到韩信手里,韩信这才出兵南下,攻打项羽。
这些事情让刘邦对韩信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因此在解决了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取消了韩信齐王的封号,改立为楚王,同时削夺了他的军权。
韩信做了楚王后,多次想要造反,却又没有足够的决心,最后被刘邦用计逮捕,押到了长安,由楚王贬为淮阴侯。而韩信认为侯爵远远配不上自己的功劳。又意图联络陈豨谋反,结果事情败露,被吕后诱骗至长乐宫斩杀,并夷灭三族。
简评
人似乎总是活在欲望当中,当以欲望作为动力,不断地为自己、他人、社会创造财富的时候,欲望似乎可以称之为理想。相反,当欲望变成无限制的索取,乃至到达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时候,那欲望就变成了一种灾难。韩信的私欲就让他抛弃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时候还在谋划自己的权位,因此,他虽然得到了一时的满足,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丧失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