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忍辱方能负重

度心术与韬晦术全集 作者:公隋


 

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

大意

尽管兵法计策有三十六条之多,但是只有逃走和闪避才是上上之策。

实例

忍小忿以成大事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时掌控朝中一切事物。匈奴单于冒顿曾把刘邦和三十万汉军围困在平城达七日之久,对大汉也很轻视,然而对刘邦还多少有些忌惮。刘邦一死,冒顿单于便心高气傲,想挑起兵端,便派使者给吕后送去一封信,上面说:“孤独苦闷的君王,生于荒野大泽之中,长于旷野牛马蕃育的区域,多次到达边境,希望能游览中国。陛下独立,孤独苦闷孀居,两位君主都不高兴,也没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希望以我的所有,换你的所无。”

竟然是一封带有侮辱性的求婚书,冒顿单于妻妾成群,自不会对吕后这位老太婆有何兴趣,不过是借戏侮她来戏侮中国。吕后见信后大怒,便招集群臣商议,要大举讨伐匈奴以雪此辱。

吕后的妹夫樊哙率先高喊道,他愿带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吕后大喜,季布却怒声说道:“樊哙理应斩首。”朝堂上的人都吓了一跳,不知季布在哪儿偷吃了熊心豹胆,竟要斩元勋国戚。

季布接着说:“当年高祖率三十万精兵讨伐匈奴,却被围困在平城七日七夜,那时樊哙也在军中,却束手无策,今日为何就能以十万人马横行匈奴之中,这不过是当面阿谀陛下,犯欺君之罪,按律当斩。”

樊哙被质问得哑口无言,其他众将也纷纷附和说,以高祖皇帝之英武,尚被困于平城,匈奴势力强盛,委实不宜擅起战端。吕后见众将意思一致,回头细想也确实如此,便忍下这口恶气,退朝回到宫内,不再提讨伐匈奴的事了。过后吕后为安抚冒顿单于,居然卑词婉约地写了一封拒绝信,上面说:“单于不忘我中国,赐给书信,我等国人都很恐惧,我自思自忖:身体老迈,气息也衰弱,牙齿也脱落得差不多了,走路的步子都不均匀,单于听信了传言,我实在不足以使您自污。我国无罪,应在您赦免之列。我有自己坐的车两辆,马八匹,送给您平时乘坐。”

然后派宦官张泽送去。单于冒顿原以为汉朝一定会倾竭国力攻击自己,严加戒备,没想到等来的不过是一介汉使,读信后反倒觉得羞愧,便又派使者送给吕后好马,回信说:“我生长荒野,没听过中国的礼义,多亏陛下赦免了我。”便又和汉朝和亲。

简评

冒顿单于其实也是在玩火,刘邦被围平城,不过是过于轻敌,并非实力悬殊。吕后时,刘邦虽死,元勋猛将俱在,真要再打一仗,匈奴并无胜算可言,否则他何必挑衅,直接攻打边关就是了。

“主辱臣死”,君主受辱,臣子就得拼死赴敌,樊哙就是这种传统心理的直接反应。可惜平城之困,给汉将们的印象太深刻了,连在项羽手下尚能以勇猛闻名的季布也反对开战,这种持重求稳,为国家而忍小忿的态度是值得赞许的。

吕后性格刚毅,心狠手辣,汉初三大功臣有两位是直接死在她手上,即韩信和彭越。然而面对匈奴单于的侮辱和挑衅,她不但采纳众将的意思忍耐住了,而且还以谦卑的姿态回了一封信,倒使得冒顿心生惭愧,回信谢罪,并达成了和亲,吕后时边塞得以无事,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后来的“文景之治”其实就奠基于此。

忍私人一时小忿而虑民生大计,以谦恭卑顺来折服匈奴的骄横傲慢,吕后在此事上显示出她治国的深远谋略,不愧是中国第一位女强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