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计是个很抽象的词语,简单来说就是计算着做事或做人。老人们常说,"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居家过日子,算计着过,细水长流,这值得提倡;在社会上走动,多长个心眼,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无可厚非。但是,你可千万别算计得太精确。否则的话,最后的结果肯定像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那样--你可以"算计"某些人一世,也可以"算计"所有人一时,但你绝不能永远"算计"所有人。更何况,你算计别人,别人也会算计你。当身边的人共同算计你的时候,等待你的也只能是又气又恨。
最近一段时间,辛兰非常郁闷。究其原因,就在于她在竞争部门经理一职上遭遇了滑铁卢,而且对手的能力远不如她。
按照辛兰的预计,自己升任部门经理简直就是板上钉钉。首先,她是销售部的得力干将,工作业绩有目共睹,而且经常拿奖金,深得前任部门经理之心。另外,前不久部门经理高升时还曾直接向上级部门推荐过她,这既是辛兰的得意之处,也是造成她郁闷的根源。
原来,和众多公司一样,上级部门在准备任命之前,对辛兰所在的部门搞了一次民意测验,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辛兰,但是令领导失望的是,几乎所有同事都说辛兰既孤傲又自私。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工作业绩远不如辛兰但人缘极好的同事周岚登上了部门经理的位子。
那么,辛兰为什么不受欢迎呢?这还要从她的工作业绩说起。原来,辛兰不仅工作能力非常突出,而且农村出身的她非常能吃苦,因此经常被评为优秀员工,数次获得精神及物质奖励。在很多公司,同事获得奖金时都有请客的惯例,辛兰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有一次,辛兰得了一笔高达4位数的提成加奖金,一个同事吵着要她请大家到饭馆撮一顿。但是农村出身的辛兰觉得有点舍不得,再说她认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请不请在自己,所以就推说有事,后来就一拖再拖,自己也淡忘了。这样一来,不但得罪了那个提议的同事,整个部门的同事都对她有了看法。
更让大家不满的是,辛兰在每次开会时都积极发言,其内容却不外乎某某不行,自己很棒,并把自己的功劳刻意夸大,对同事们的帮助和配合只字不提。最终,她引起了全部门的公愤,而她的竞争对手周岚却恰恰相反,虽然他业绩平平,但是此君擅长打人情牌,全部门上下都吃过他喝过他,没有人不是他的朋友。因此在民意测验时,很多同事都在否决辛兰的同时"推出"了周岚。
辛兰的缺点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事实也确实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自己的劳动所得,请不请在自己。但是因为舍不得一顿饭钱,到最后招致所有同事的公愤,以致与晋升失之交臂,这中间到底哪头轻哪头重呢?
由此可见,算计可以,但是不能锱铢必较,否则就会给人留下自私、抠门等不良印象,从而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最终影响我们的事业和生活。
辛兰的失败正应了"因小失大"这句老话,但是相对来说,她的算计水平远未达到算计的最高境界。所谓算计的最高境界,就是只算计别人,不算计自己,下面故事中的龙小君就是一个精于算计的高手。然而有所得必有所失,过于算计的结果,永远都是得不偿失。
龙小君来自甘肃,由于家里太穷,她勉强读到了高中毕业。刚到北京时,由于学历太低,普通话也说不好,她连一个当保姆的工作都找不到,每天只能在潮湿、阴暗的地下室里哀叹苍天不公。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她拖着行李准备返回老家时,在火车站,她无意中结识了一个老乡。老乡在一家外企上班,对她的遭遇非常同情,见她人还踏实,决定帮她一把。几天后,老乡让她免费住进了自家地下室里,还好说歹说把她安插进了一个朋友的文化公司,每天的工作也就是帮人扫扫描,取送一下书稿之类,愿意的话还可以学习一些排版知识,月薪先从1500元起,以后看情况酌情增加。这下子,朝不保夕的龙小君一跃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让她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