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十六国之一,氐族人所建。公元350年,氐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若想了解前秦的历史就必须知道氐族的由来。
关于氐族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氐族和羌族是一个民族,同源而异流;另一说氐、羌虽自古关系密切,然而从来都是两个不同民族;还有人认为,氐与古老的三苗有渊源关系,即与今日的苗族同源。
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氐人活动在西起陇西,东至略阳,南达岷山以北的地区。西汉至三国时氐人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迁徙,第一次是在汉武帝时期,第二次是在东汉时期。对氐人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迁徙,由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氐族豪强也趁机据土称雄。随着曹操与刘备两大军事集团在汉中一带对峙,夹在其中的氐人势力成为双方角争的目标。曹操在汉中为刘备战败后,前后数次迁徙武都的氐人于关中。因而至魏晋时代,氐人除原在武都、阴平二郡外,又在关中、陇右一些郡县与汉人及其他各民族共同生活。八王之乱后,匈奴汉国多次向关中地区发动攻击均受到氐羌势力的抗击而遭到失败,使匈奴人以及后来的羯族人认识到关中氐羌人的厉害。当他们打下关陇地区后,为加强关中地区的稳定以及充实中原地区的人口,匈奴汉国、前赵、后赵多次将氐人迁到关东地区,建立前秦政权的苻氏便是其中的一支。
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当地的人以其家池中生五丈长的蒲草,称之为"蒲家",因以为姓。曹魏时,由武都迁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南),世为部落小帅。 公元310年(晋永嘉四年),蒲洪被宗人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刘曜在长安称帝,以蒲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曾徙居于高陆(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进封氐王。前赵亡后,蒲洪投降石虎,拜冠军将军、泾阳伯。石虎采纳他的主意迁徙雍州豪杰及氐、羌10多万户于关东,充实京师之地。蒲洪被拜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2万居于枋头(今河南省浚县西南)。
冉闵杀胡天下大乱,迁入中原地区的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路经枋头,大多归顺蒲洪,人马十余万。蒲洪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当时谶文流传"草付应王",蒲洪改姓氏为苻氏。苻洪流露出自立为王的野心,被后赵将领麻秋毒死,临终留下遗命,令其子苻健西归。老头说,我之所以不入关是因为我想平定中原,可惜我被一个小子暗算了,中原之事不是你们兄弟所能办成的,你们回关中吧!
苻洪死后,苻健心知自己能力不足,去掉三秦王的名号,向东晋称臣,其实他是别有用心,想借用东晋的号召力迅速入关中。果不其然,苻健轻松地抢在羌人姚襄前面,打败关中杜洪,占据长安。苻健进入关中后迅速称帝,建立前秦帝国。
东晋朝廷对他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恨之入骨,也给急于北伐证明自己的东晋荆州刺史桓温一个进兵的口实。桓温灭蜀之后威名远扬,东晋臣民把他当作大英雄来看,不过他的雄心远不止收复蜀地,褚裒北伐失败后,趁着冉闵在中原搅水的当口,桓温再次上表朝廷要求北伐,朝廷还是不肯给他立功的机会,再度任命殷浩北伐。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人,弱冠有美名,识度清远,尤善玄言,座谈名士。有人曾经问过他,"为什么升官会梦到棺木,发财会梦到粪便?"殷浩随口答道:"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殷浩视官财为臭腐粪土,自然不屑为官,曾结庐父亲的墓地旁十年,朝廷累召不出,当时的人们将他比作管仲、诸葛亮,说他出仕与否直接影响到江左的兴亡,名士谢尚(谢安之兄)曾说过,"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
殷浩与西晋王衍一样的人物,不过他有一点比王衍强,就是敢于带兵。东晋朝廷忌惮桓温,扬州刺史褚裒极力举荐名满天下的殷浩,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多次请他出山,直到褚裒北伐失败气死之后,殷浩才接任他的职务,担任起北伐重任。上任第一件事,针对前秦苻健的背信弃义实施一条反间计,派人暗地里劝诱苻健的部将梁安、雷弱儿,让他们去刺杀苻健,许诺把关右地区的官职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