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伯格是在跑步时,想着开公司的事儿。布隆伯格一直反问自己,应该干哪一行?考虑到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本开办钢铁厂,他把这一行排除在外;他天生没有音乐细胞,所以无法搞词曲创作;对政府部门没什么耐心,因此他只能远离政治。要不要开一家证券交易公司跟老同事竞争呢?自己干够了那一行,算了吧。布隆伯格这样说服了自己。凭借他的财力物力、工作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关系网,他能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又把他带回到华尔街。很显然,他觉得,经济正在转型,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他的才能、经验、资金,以及美国经济提供的契机-这一切都可以结合在一起。于是,布隆伯格想开一家向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公司。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有比他更好的交易人员和销售人员,有比他更好的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专家,但是,没有人像他一样既懂证券和投资业,又知道如何让科学技术在这两个领域里提供服务。
布隆伯格又意识到,他必须寻找一种有附加价值,最好是现在尚无人从事的服务业。他设想这一服务业应该是建立在大量的证券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它能让人们选择他们认为最有用的信息,也能向人们提供计算机软件,这些软件简便易用,不是数学专家也能用这些软件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分析。市场上正缺少这一项服务。一些大的投资银行已建立了内部信息系统以满足这一需要,想要成功就必须有远见和设想,而且设想中的东西必须是大家买得起的,实用的,也是顾客所需要的。有了设想,就动手干起来了。
在公司成立之后不久,他们做了一些咨询工作。这使他们有了现金收入,使公司有机会曝光,而且还使公司在华尔街有了正式地位,这种正式地位在后来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客户。随着咨询工作而来的是我们第一笔销售-对美林公司。
这家公司的资本市场部的3位负责人山姆·亨特、杰利·凯尼和杰利·艾利让布隆伯格研究美林公司与它的机构客户之间的关系。于是布隆伯格就带领自己的工作人员跑了许多地方,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后得出一些结论。而且,美林公司对他们的报告似乎相当满意,付给10万美元作为对6个月辛苦工作的报酬,还报销了他们工作中的开支。这笔钱对新成立的公司来说确实是一个好的开端。
那天,布隆伯格看到计算机屏幕在美林公司的办公室里亮了起来的时候,他心中还残存的一点关于布隆伯格是否能成功的疑虑也就消失了。他觉得做这个项目是挑对了,他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告诉自己说,终于又回到愉快的工作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