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了稳住张家口、北平、天津一线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军对北平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所以,1948年底,北平已经成为一座孤城。我作为一个流浪者,生计更为困难。在无工可打、无活可做的情况下,我流落到了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就以庙为家。因为铺盖不翼而飞,晚上睡觉时,就以木板为床,以砖头当枕头,在寒冷的冬季,裹着破棉袄,凄惨度夜;如果不是当时年轻,身体强壮,我恐怕早就冻死了。
有一次,我因病无法出门,整整三天没有吃一点儿东西。早上我强打精神挣扎着爬起来,然后再慢慢地站立。然而因病体弱,再加上多日未进食,突然感觉头晕目眩,腿一软,失去了重心,重重地栽倒在地上。
我知道这是长时间的饥饿所致,如果不爬出去,我就可能永远也见不到这个世界了。不,我要活着,我一定要爬出去!一种求生的本能和渴望,激励着我奋力挣脱死神的魔掌。我用胳膊撑着地面,拼着全力,一点一点往前挪。到了庙门口,我借着门框艰难地站起来,但往外没走几步,就又一头栽倒在马路边的粪堆上。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终于醒了过来,发现离东岳庙侧门不远的一个台阶上放着一个笸箩。我本能地感觉到那里面有能救我性命的东西。我顾不得清除脸上的污垢,一点点地向着那只盛着生命希望的笸箩爬去。
到了笸箩跟前,我就把手伸入其中,抓了一把东西就放进嘴里——又黑又苦又酸,是黑豆!我想,这下可有救了。
正当我拼命地嚼着黑豆的时候,临街院子的门打开了,走出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妈妈。做人的良知告诉我,不经过主人允许,是不能随便拿、随便用别人东西的。我既然偷吃了人家的东西,就等着挨训,甚或挨揍吧,于是我就把眼睛一闭,等候对方的处置。
没有训斥,也没有打骂,相反,倒是听到一句十分和蔼的问话:“孩子,你怎么啦?”
我睁开眼睛,发现老妈妈正关切地看着我:“老妈妈,我是一个流浪儿,整整三天没有吃东西了。我偷吃了你的东西,你揍我吧!”
听了我的话,老妈妈没有责怪,而是拉住我的手,慈祥地说:“孩子,围城了,没有粮食了。咱娘俩就一块吃这些黑豆吧。”说完,抓起一把黑豆,慢慢地往我的嘴里面放。
我一边吃着黑豆,一边流着眼泪,嘴里不断地重复着:“老妈妈,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谢谢您啦!”
就这样,我在北平解放的前夕,凭着老妈妈的黑豆,顽强地活了下来。
此后,我心底里就一直藏着一个热切的愿望:当我能挣钱的时候,一定要来回报这位曾经用黑豆救过我性命的老妈妈。
在华北大学学习了一年以后,1950年我被分配到中央戏剧学院歌舞团工作,开始有了收入。我终于有能力实现报答老妈妈的愿望了。我拿着挣来的第一个月工资,兴冲冲地赶到原来老妈妈居住的地方,一路上想象着老妈妈见到我时的喜悦情景。可是当我敲开门时,走出来的却是一个陌生的青年。听我说明来意,那位青年说:老人家半年前已经离世了。这一噩耗顿时让我心里感到重重的一击,茫然无觉:“老妈妈,我来晚了!”
在欲报恩而不得的情况下,我跪在老妈妈曾经喂我吃黑豆的台阶前,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倡导的一种美德。但是很多人往往把报恩局限在一种私人的狭小的天地之内,只把报恩局限于对施恩者的个人身上。当然这是没错的,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还应该从更高和更广阔的层面上来理解感恩,因为只有那样才会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充实。
正如孔子论述孝道时所说的:“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我们应该把感恩的对象从施恩者个人推及到其他人身上,推及到我们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祖国身上。这是激情的一种重要的源泉,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时刻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