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难把握的是度

做加法 做减法:企业发展的进退之道 作者:林惠春


二、最难把握的是度

美国汽车界流传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软件工程师遇到了一个汽车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嘲笑汽车工程师说:“你们汽车工业发展太慢了。如果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能赶上软件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的汽车早就应该是32个汽缸、时速1万英里、价格不到50美元了!”

软件工程师说完,以为汽车工程师会羞愧难当,不料汽车工程师冷笑道:“可是谁会买一辆一天死机三次的汽车?”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道理呢?那就是任何好的经营理念使用时都要有一个度。并不是最快的就是最好的,对企业来说,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如何注意这个度呢?那就是一定要考虑好所有环节的匹配,比如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良性的产业生态环境的营造、对可持续赢利性的重视,以及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等。

步步高的段永平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企业发展要有“合适的最小发展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因为“欲速则不达”。

这就像在马路上开车,不能一味踏油门,还要时时注意适度踩刹车。郎咸平教授也说过,企业在发展中,一定要有个刹车剂,这样你的企业才能快速稳健地发展。

一个理性的企业家,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根据产业和自身的优势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比如,用友集团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国财务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四川希望集团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微软的目标是“让每个人、每个办公室都用我的软件”等等。企业扩张时,首先要学会规避风险,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效益为扩张指南;同时企业扩张一定要掌握适度,要有自己的产业边界,使企业交易成本和内部成本达到平衡。

现在,很多国内大企业都把进入世界500强作为企业的长期的经营目标。但是我认为,把机体的膨胀作为追求的目标,是企业经营的一大误区。企业的规模固然重要,但如果在追求规模时忽视专业化,就会对企业长远利益造成损伤。

在强烈的膨胀欲支配下,当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内继续膨胀受到限制时,那么就只能在别的领域低阻力下扩展。企业通过资产兼并、资本运营可能会在短期内使自己的资产成倍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和世界500强的距离在缩短。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专业化作为基础,这种机体的膨胀只能给企业进一步发展埋下隐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