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大事者,都有点儿“牛脾气”(1)

成大事者心理解密 作者:杨佩昌


 

成大事者,必须能耐得住寂寞

王国维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即王国维所讲的精义之所在。

人的力量非常渺小,就如大千世界的一粒微尘。倘若不能心静如水,不能耐住寂寞,必会白白耗费精力,一事无成。像鲁迅笔下描述的“一群麻木的看客,仿佛一群鸭子,被一只无形的手提着脖子”,此类人物,当然耐不住寂寞。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干一番真正的事业,才能成就大事。

耐得住寂寞的意义在于:安静躁动的心灵,熨帖狂乱的灵魂,把无休无止无尽头的欲望归于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地方。

历史证明:耐不住寂寞也是人生的败笔,甚至会招致祸患。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满腹韬略。他投奔朱元璋时已五十岁了,他陈献十八条大政方略,构建战略构想,使朱元璋的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明王朝建立后,他又制定立国法律制度,安邦兴国。取得一定成绩后的刘伯温常以张良自命。可是,他缺乏张良功成身退的勇气与远见,耐不住寂寞,最终落得被毒死之惨剧。

反观汉高祖刘邦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张良,在刘邦入主关中,天下初定,就托辞多病,闭门不出。可谓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遵循的是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世原则。后人多有大家赞颂张良的智慧及其一生作为,包括唐代大诗人李白、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北宋文豪苏轼等。

耐得住寂寞,就能坚守忠诚,不会被外界所迷惑。历史上多少贪官污吏,正是由于不甘寂寞,铤而走险,牺牲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结果导致人生的腐败。亚当和夏娃本在伊甸园愉快生活,却禁不住毒蛇之诱惑,偷吃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被逐出伊甸园,也把邪恶引领到世上。

耐得住寂寞是一种自信而从容的气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有耐住寂寞,才能收获冷静和智慧,才能不为浮躁世俗左右,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才能成就大事,才能为国为民贡献力量。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心境、一种智慧、一种精神内涵,其蓄积的力量是惊人的。也许与寂寞为伴是痛苦的,但寂寞不是一首悲歌,而是一条向前的大河,能在迂回曲折中孕育出快乐和成功。

他们的世界,一天有48小时

上帝是公平的,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就在两千年前,孔子立于河边,面对奔流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物,发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就请你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确实,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但这种创造的价值却是随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试想,历史上那些为人类创造出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文艺大师、科学巨匠,哪一个不是通过“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现得丰富而有意义呢?这里我们还是先听听他们自己的体会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