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来到这里后,看见人们都赤着脚,很是奇怪。他找到一位妇女介绍他们的产品,妇女不屑一顾地说:“真好笑,我们这里从来不穿鞋。别费力气了!”甲听后,非常失望,赶忙打电话给公司总部,说这里的人根本不穿鞋,无法开拓市场。然后,甲就离开了这里。
乙来到这里后,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接受了这次更加严峻的挑战。乙是这样想的,这里以前没有人穿鞋,并不代表他们以后不穿鞋,如果能说服他们,那么市场将会无法估量。
于是在遭到同样的嘲弄之后,乙对一位妇女说:“你先试试穿上这双鞋,走几步,看看是不是比不穿鞋要舒服一些呢?”
妇女照着他的意思做了,感觉确实舒服了很多。
有了这一次成功的尝试后,乙得到总部的支持,在这个地方举行了一次营销活动。他找来两批人,第一批人穿上他们的鞋子,第二批人不穿他们的鞋子,然后两批人进行登山比赛。
结果可想而知,第一批人由于穿了鞋子无所畏惧很快登上了山顶。第二批人由于老是担心脚下的荆棘戳到他们的脚,所以登得很慢。接下来,他们又进行了跑步和竞走比赛,都是穿了鞋子的这一批人取得了胜利。由于事先邀请了媒体来报道,这个地方的人一下子都知道了穿鞋子的好处,从总部运过来的第一批货很快被当地人一抢而空。
甲回到总部后,被公司辞掉,而乙因为不惧挑战,成功地开拓了新的市场,不但被正式录用了,还破格升了职。
从上面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挑战的勇气。命运不是天注定的,没有人敢断言你失败与否,关键是看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迎接挑战。如果连这点勇气都没有的话,这已经证明了你的失败。
你也许会说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意,但是如果你没有成长、不追求挑战、不去冒险,你的人生就是平庸的。其实,在你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需要更多、更新、更好的事物。你不追求挑战,因为你知道挑战有时也与失败并存,你畏惧的正是失败。可是,你想过没有,就算你失败了,你还是足可让人敬畏,因为你迎接了挑战,并且尝试了痛苦,你将变得更加成熟。失败并不等于输,你仍是生命的赢家。
要有成为将军的野心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野心”,就是将军与士兵的最大区别。在生活中,如果你形容一个人有雄心,那就表示他很有抱负,他会很高兴;如果你形容一个人有“野心”,那就表示这个人占有欲很强,好像要抢走别人的东西似的,他会很不高兴。自古以来,“野心”在多数情况下是个贬义词。
不过,现在有心理专家研究表明,“野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野心”到底靠什么建立?为什么在对待事业上,有些人充满“野心”和活力,而有些人则没有?
“野心”是如何形成的?美国《时代》杂志加拿大版日前刊文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迪安·斯曼特研究发现,“野心”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人类通过拥有“野心”,可以有力量攫取更多的资源。
巴拉昂从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巴拉昂临终前在遗嘱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曾是一个穷人,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进天堂,现在秘诀锁在中央银行的一个保险箱内。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100万法郎。”
遗嘱刊登出来后,很多人寄来了他们的答案。在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律师和代理人打开了那只保险箱。尽管他们收到了48561封来信,但是,只有一位叫蒂勒的9岁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野心”是成功的出发点。大部分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缺乏“野心”。
就像是一个人贫穷,主要是脑袋贫穷。想过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脑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拥有富有的思想,就能远离贫穷。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如果你是个业务员,赚1万美元容易,还是10万美元容易?告诉你,是10万美元!为什么呢?如果你的目标是赚1万美元,那么,你的打算不过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这就是你的目标与工作的原因,请问你工作时会有兴奋劲吗?你会热情洋溢吗?”
其实,每个人的潜能都差不多。每个人都有140亿个脑细胞,只要有野心,善于磨练自己,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成功。而野心实际上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我们该如何树立自己的“野心”呢?从家庭出身来讲,出生在穷人家的孩子,要为生存而忧虑,可能与生俱来就有“野心”,但也不排除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者。在富裕家庭长大的孩子,可以获得的东西虽然很多,但也有懒惰、挥霍无度的人。总之,研究表明,上流社会之所以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有“野心”,有钱不是主要原因,家庭影响和父母对孩子成功理念的灌输起重要作用。
社会大环境也对人的“野心”有很大影响。这和家庭有些类似,就是当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接触时,如果他总是遇到有“野心”的人,那他也会身不由己产生一些想做事业的想法,如果他身边都是一些没有理想,没有“野心”,得过且过之辈,即使他有“野心”,也会被人讥笑为疯子,久而久之则打消念头。
在遗传方面,斯曼特说:“‘野心’可能是会遗传的。”这意味着,如果你的家族很有“野心”,你可能天生就具备这份素质。
人的性格也会影响“野心”。有些人总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不满,他们总有一种忧患意识,正是这种意识让他们产生焦虑感。焦虑、孩童时有被剥夺感的人,容易在生活中寻求过度补偿而显得“野心”勃勃。
成功的人,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风尚怎样变化,总可以凭借着自己的高贵品德,超越时代和社会,走正确的道路。因为,只有这样,野心才是成功的基石,才是索取成功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