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办事讲程序 做事懂规则

为中国加油:21世纪公民读本 作者:周晓柏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力和最不可预知的力量之一,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国,并且是仅次于日本的拥有美国政府债券最多的国家。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越来越强大,但有些现象我们却不能忽视: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相对低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就相对较低,这本来应该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国部分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竞相压价、不注重品牌的做法,恰恰形成了“中国产品便宜没好货”的名声,使“中国制造”的品牌荣誉度降到最低,不断遭受到反倾销的打击。 长虹之痛

“以产业报国!”当长虹喊出这句激奋人心的口号走出国门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几年之后,长虹会以倾销的罪名黯然收场。

2001年7月,第一辆直销美国的长虹专列从绵阳驶出,彩电、DVD、空调等产品在全美市场销路大开,捷报频传。当年,长虹彩电在美国累计销售总额达7 8亿美元,在美国销售的近400万台中国彩电中,有300多万台是来自长虹。

2002年5月22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长虹集团总裁倪润峰向媒体放言:长虹为实现打造世界级企业的发展目标已找到了突破口,要成为世界级彩电大王。据倪润峰称,2003年初将达到年产1700万台的规模。届时长虹产能将居世界第一,占据全球1 2亿台总份额的13%到14%。

然而,时隔一年之后, 2003年5月2日,美国五河电子公司与电子工人国际兄弟会、电子产品、家具和通讯国际工会两家劳工组织,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针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诉讼。长虹、康佳、创维、海尔、TCL、厦华等彩电企业“榜上有名”。

虽然长虹等厂家积极应诉,并寻求解决之道,然而经过历时一年有余的积极抗辩与苦苦等待,这一中美反倾销战首要大案最终还是以国人不愿看到的结果收场——败诉。

2004年5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中国彩电在美倾销成立。5月2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征税令。

其中,长虹、TCL等应诉的中国彩电厂家将被加征20%-25%的反倾销税,而没有应诉的企业税率则高达78 45%,这对国内彩电企业来说无疑打击沉重。

中国企业遇到的贸易壁垒

据我国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度《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显示:中国2004年遭遇的贸易壁垒涉案金额高达12 6亿美元,为全球之最。

2004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7起。

自1995年至2004年上半年,世贸组织成员方反倾销立案共2537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有356起,占总数的1/7左右。

2002年1月30日,欧盟对来自中国某些食用水产和水产养殖产品施行特定保护措施。这对之前已饱受肉鸡禁令之苦的我国禽畜水产出口,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我国的机电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等国,而这些国家的环保法规涉及机电产品的性能、排污量限制、兼容性、可回收率、节能性等多方面,这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不少限制和困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90亿美元的出口机电产品受到有关《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的限制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还有8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绿色标志制度的影响;240亿美元出口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环保包装而受到间接影响。

日本1999年1月16日出台的《家畜传染并预防实施细则》规定中国等9个国家的猪牛羊肉及其制品要经过指定设备加热消毒处理后才可进口。这一措施无形中加大了我国猪牛羊肉的出口成本。

从2000年7月1日起,欧盟执行了新的茶叶农药残余限量标准,新标准不仅扩大了检测项目,且大幅度提高检测标准。据联合国一份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约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技术贸易壁垒而受到不利影响。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合理,自己的规则与国际规则相去甚远。中国在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磕磕绊绊、遍体鳞伤。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以更加客观和冷静的眼光看待世界。中国要想融入世界,就必须认识到世界并不完美,要学会适应别人的规则,更要学会怎样保护自己。中国应该努力采取全新的视角,从“世界人”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审视中国之外的国家。

中国已经不再是中国自己的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在影响了世界的同时也应该接受世界的影响。我们只有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我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更要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我们自己的优劣势。

认识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而认识自己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略,尤其是认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

中国是世界的,世界也是中国的。

现代世界中要求我们的企业要有现代规则意识。遵守规则,融入世界,这是无法抗拒的历史趋势。这个过程可以是体面的也可能非常屈辱,付出难以数计的代价。决定性的因素是主动迎变还是被动应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