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求数量更要追求质量

为中国加油:21世纪公民读本 作者:周晓柏


2006年2月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我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一文称,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343个单位具有了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777个单位具有了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已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有100多万人,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已超过100万人。

文章称:“这一现状表明,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博士、硕士授予单位增多,博士生、硕士生数量众多,并不能真实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总体质量。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而沾沾自喜,更是大可不必,因为别人随时有可能超过我们。

由于中国具有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特点,所以仅仅是单纯的以数量排名,在许多指标上中国即使不是世界第一第二,也往往名列前茅。这种由中国国情带来的数量上的“大”在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发展程度。

比如依照GDP总量划分,2005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第四大国。然而依照人均标准划分,则只有全球平均的1/5,排名在120位以后,是名副其实的落后。但我们有些国人却对这些“大”感兴趣,沉浸在对“××大国”的自诩而不能自拔。

以此次“研究生教育大国”为例,我国学生人数3 2亿,学校总数68万所,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研究生绝对数量多是非常自然的,但是,这并不能够反映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国民素质的真实水平!

人们在追求“大”的同时,往往无意中忽视或者掩盖了质量问题。

以研究生的素质为例,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也带来了教育质量降低等负面影响。由于求大、求多,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扩大,有的甚至和本科生相差无几,数量上的升幅持续居世界第一位,但师资力量建设和硬件建设却严重不足,使“批量生产”的学生“质量”大幅下降。甚至于在一些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师生比例已经达到“1个茶壶30个杯”的严重失调程度。

面对这种现状,如果我们还以研究生人数多自命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岂非像夜郎一样贻笑大方?

又如:2005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47 6万件,商标申请量达65万件,两个数加在一起,位居世界第一位,也创了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的历史之最。

这些数据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取得长足进步,知识产权意识大大增强。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就可以以此自封“知识产权申请大国”,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所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个领域,创新的“含金量”并不高,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创新方向,提高我们的创新质量。

个人修养体现国家形象

虽然我们国家取得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但是在国内的风景名胜中,还可以经常看到男女老少“方便”的影子;在国外,公厕上还有“中国人请便后冲水”、街头墙角还有“中国人请勿随地大小便”的中文警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久有“礼仪之邦”之美称,中国人民素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但是却有一些人忽视了个人的修养,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败坏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中国强大了,中国富裕了,我们不仅为之自豪,更应该提高我们的思想和素质,尤其是在个人修养的一些细节上注重改进和完善。

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间一天天缩短,社会上、媒体上关于奥运的各方面话题也逐步升温,其中如何提高全民素质,把北京奥运会办成真正体现和传播中华文明的“人文奥运”备受关注。

北京市政府成立了相关部门,针对一些严重影响市容和社会风貌的不良现象做出了应对之策,同时也加大了相关的宣传和整治力度。

2003年5月21日,石景山区城管监察大队八角分队的工作人员(右)在杨庄集贸市场向摊主发放“口腔清洁袋”。

(新华社摄影部供稿)

实际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于公民素质的考验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之外,场内观众的观赛礼仪如何,更是直接影响着奥运会的整体形象。这是因为全世界的观众都会从电视、互联网的直播当中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赛场内的氛围。

羽毛球世界冠军、全国政协委员李玲蔚曾到过很多国家参加比赛,她说:“外国的观众也许打起球来很业余,但是他们观看比赛的水平都很高,非常懂得怎样去欣赏比赛,怎样在为场上选手加油的同时,又不破坏比赛的整体节奏和氛围,赛场内秩序井然。但是国内的很多观众,往往是在应该安静的时候加油,应该加油的时候却缺乏组织,结果嘈杂一片。”

不仅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那几天里,即使是在平时,我们也要严格自律,提高个人素质,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树立一个良好的中国公民的形象。

我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精神文明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修养和公共道德水平。

    ——北京市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