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名言了,而是为众多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人们常见的性格类型莫过于郁郁寡欢型和开朗奔放型两种,不用理证,想象自己平时愿意与前者接触还是与后者交往?当然是后者。开朗奔放的人往往有很好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也就是他取得成功的基石,郁郁寡欢的人则往往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上不尽如人意,进而影响自己的成功。
家喻户晓的林黛玉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哭得最美的女子”。她出身于姑苏钟鼎世家,书香之族,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母亲去世后黛玉进京,与宝玉一同深得贾母关爱。不久父亲病故,她便长住贾府,逐渐与宝玉相知相爱。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她的生命却郁郁而终。
要说林黛玉的自身条件,可以说是无人比拟。她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中尽现了她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这是一种脱俗的美和媚。她还有着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她在贾府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成为宝玉心中的最爱,老太太对其也是宠爱有加,但她为什么在与宝钗的爱情竞争中败下阵来呢?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词句中我们看到或者想到了一个天生丽质的才女;从“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葬”的诗句中我们又看出了什么呢?一个郁郁寡欢的人。这导致了她最终泪干而逝、香消玉殒的命运结局。而与之相反,宝钗的性格却深得众人喜爱,也为自己赢得爱情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林黛玉的悲剧不仅仅是历史造成的,她自身的性格即使是置身现代社会也不会得到成功、快乐或者说幸福。
赵承辉这个名字曾经“红极一时”,他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的本科生。在一个飘着雪花、冷风依然让人倍感寒意的初春早晨,他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自己的校园里上演了那一幕骇人听闻的惨剧:赵承辉在宿舍楼和教学楼疯狂扫射,夺走32条无辜生命,最后饮弹自尽。这起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愈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学生滥杀无辜呢?是个人精神出现问题?是仇富心理作祟?还是女友移情别恋引发不满?这些我们暂且都不去讨论,就赵承辉的性格来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据老师和同学回忆:赵成辉是个平时郁郁寡欢、不合群的人。曾经多次表现出不正常的思维和举动。1992年他从韩国来到美国,而后在华盛顿郊区长大,他父母都是一家洗衣店工作人员。特殊的背景造成了他郁郁寡欢的性格,从而悲观地看待世界,最终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因此,立志成功的人一定要远离“郁郁寡欢”这个危险的词汇和性格。有些人总是将自己的命运归结为性格不好,觉得生就一副不招人待见的性格,无法改变便听之任之。其实性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比如开朗大方、郁郁寡欢等等。因此,即使现在的自己是个郁郁寡欢性格不佳的人,也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性格是个奇怪的东西,它有着神奇的魔力:有的人锋芒毕露,挫折不断;有的人孤僻高傲,怀才不遇;有的人大智若愚,青云直上;有的人热情大度,生活快乐;有的人刻意求全,郁郁寡欢,甚至家庭破裂,等等。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良好的性格是成功和成才的基础,塑造良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远离郁郁寡欢的自己呢?
1.首先要远离“郁郁寡欢”的人生观
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指导和制约着人的性格。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与生活信念,性格就会自然受到熏陶,表现出乐观、坦荡、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反之,就会对一切失去兴趣,变得郁郁寡欢起来。
2.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了如指掌
只有了解自己,才知道怎样对自己下手。只有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进行性格的学习与磨练,不断形成良好的性格。分析的过程,是一个深化自我认识的过程,是性格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改变自己。
3.注重在“实战”中磨练自己的性格
改变性格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改变。实践应具有广泛性。学习实践、生产实践都可以磨练自己的性格。尤其要注重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奋斗,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4.为自己创造“乐观向上”的性格发展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一个氛围和环境。群体生活具有一种类化的作用,对人的性格会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形成良好的群体风格,有助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多与性格开朗的人接触,在这种群体中可以自然而然地远离“郁郁寡欢”。
总之,郁郁寡欢、忧郁、庸人自扰的人,是与成功绝缘的。时刻保持阳光般的心态,幸运之神才会眷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