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节:三、因断食而健康常在(1)

空腹健康革命 作者:田晶


三、因断食而健康常在

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圣哲们都曾尝试断食,并从中获益,他们不仅得到了健康,还得到了心灵的愉悦和灵性的飞跃。这说明我们的身体蕴涵着无尽的潜能,过分“宠”它,反而会使人丧失一些自然本能。

1.古代推崇断食、素食的名人们

断食是生物界的一种本能,许多动物生病了,就本能地断食。不少动物的“冬眠”,其实也是断食的一种。

断食不仅仅是许多宗教中所提倡的,也被许多古代的医生所认可,其中尤以中国和印度的医生为甚。早在几千年前,祖国的中医学理论就指出:“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等等,将疾病和衰老归咎于“人体气血失衡”。而辟谷则具有泻下逐水、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养血安神等功效,可以调节气血。

《庄周气诀解》中有这样一句话:普天下的众人,由于没有掌握生命的要领,通常都是根据味道选择食物,以填饱肚子,维持生命。但这种做法恐怕只是尝了点滋味罢了,长期下去,它会心神大乱,滋生种种疾病,以至死亡。

西晋的张华在《博物志》中有这样一句话:“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西汉的张良晚年曾闭门谢客,专心于辟谷。《史记》中描写说:张留侯天性多病,采取断谷法引导调养。

唐朝宰相李沁经常“绝粒”养生。唐明皇也经常自行断食辟谷服气。

古人寿命短,大诗人白居易却活了75岁,这是很难得的,在唐代诗人中尤其少见。白居易的长寿就是得益于“休粮清肠”。他有个朋友坚持辟谷,他非常赞同,并写了一首诗:“仪客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饿死为休粮。”他身体力行,亲自辟谷后,感觉非常好。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十分注重节食。他认为淡而有味、淡而轻身、淡而益寿。他还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那篇《辟谷说》中的故事:有个人掉到洞穴中出不来,效仿乌鸦呼吸,再也不觉得饥饿,并身体很好。

近代学者李叔同因为慢性疾病很是痛苦,特意到西湖的大慈山采取断食疗法,在坚持三周后,效果很好。后来,他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治愈了疾病,还有如“脱胎换骨”一样,身心愉快,用他自己的话说“明心见性”。后来,他皈依佛门,名满天下。

据说,古代的许多皇帝生病,也会被御医要求强制节食。断食在古代一直被印度医生当做是一种重要的治病方法,并且现在还在沿用,成为一种风俗。西方的医学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断食治病的记录,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据说,希腊斯巴达人之所以因勇猛而著称,就是因为他们的断食传统:他们严格实行定期断食,以训练强健的体能。

在古人看来,断食不仅仅可以养生,还可以增进智慧。因此,古往今来,无数名人经常断食,尤其是那些圣贤哲人,认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刺激精神力量。他们说:“填饱的胃不能思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