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节:滴血的永乐朝(13)

明朝四季 作者:赵柏田


“凛凛犹有生气”——明成祖这一大规模的杀戮,已然使士气尽遭摧残。洪武开国后的诛杀功臣,是在上层,成祖御宇,刀锋直指对前朝忠诚不贰的中下级官员。永乐初年的清洗,特别恶劣的一个做法是不仅屠戮犯官,还要辱及他们的妻女,把这些无辜的女人没入教坊,或者嫁给最卑贱的人,从精神和人格上羞辱他们。皇家拿士人不当人看,士人也对皇家普遍失去了信任。“族之”、“磔死”,这些酷烈的手段下,士人身上的正气、硬气被摧残销磨。诤士赴死,软骨头苟活,庙堂之上,剩下的全是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辈了。

当朱棣以胜利者的姿态从金川门进入南京城,只做了三年多皇帝的朱允炆怎样了?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几百年间,围绕着建文帝的生死真是迷雾重重。

永乐年间修实录,都写到建文帝让宫中大火烧死了。但实际上,对这种官方宣传,当时都很少有人相信,整个明代,有关建文帝逃出京城后传奇经历的传说不知有多少个版本。清乾隆年间所修《明史》卷四《建文纪》在写到建文帝焚死一节时也多语焉不详:“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看来当时大火过后发现的是皇后的尸体,而不是建文帝的尸体。再加《明史》在叙述这节后,又加上了一句“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更是给后世读者留下了诸多猜测想象的空间。建文朝档案多被销毁,后来修的《成祖实录》又满纸谎言,建文帝是生是死还是扑朔迷离,难怪万斯同说,“明代野史之失实,无有如建文逊国一事”。

明末钱谦益在《有学集》中有一篇《建文年谱序》,说他在史局工作三十余年梳理史料,惟独对于建文逊国一事搞不清楚,常常伤心落泪。原因有三:《实录》无证,传闻异辞,伪史杂出。他称赞赵士喆所编的《建文年谱》荟萃众家记录,努力发掘真相,读来感人至深,“读未终卷,泪流臆而涕渍纸”。在比照了留存于世的多种记述后,钱谦益相信建文帝真的逃出了京城,在明知天下事不可为,大位不可再得之后,怀着“分毫不忘天下之心”,顺应天命,在穷荒僻远之地度过了惨淡的余生。

就连登极的朱棣也不相信他的这个侄皇帝真的自焚死了,他坚持认为建文帝依然活在世上。甚至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说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究其根本,还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下落。(《明史?郑和传》:“成帝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1407年,朱棣派遣户科给事中胡濙以寻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由,开始四处侦查建文帝踪迹。胡濙在外奔波十年,足迹遍天下州郡乡邑,期间,他因母丧守制的请求都没有得到允许,只是给他加官为礼部左侍郎,命其继续完成这一秘密使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