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93年的年报中称,可口可乐和吉列是拥有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典范:“它们在近年来确实在继续提高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品牌的巨大吸引力、产品的出众特质与销售渠道的强大实力,使得它们拥有超强的竞争力,就像是在它们的经济城堡周围形成了一条护城河。相比之下.一般的公司每天都在没有任何这样保障的情况F浴血奋战。”
只有可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为公司创造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也才能成就基业长青的优秀公司。巴菲特从1977年就确立了这一选殷原则,并且始终坚持。
“我们的重点在于试图寻找到那些在通常情况F未来10或者15年,甚至20年后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可以预测的企业。”巴菲特最渴望的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性是那种未来“注定必然如此”的竞争优势。巴菲特同时也告诉我们,即使他寻觅一生也只能发现很少“注定必然如此”的公司,所以我们在确认一家企业是否优秀之前,一定要慎重而仔细地去了解公司。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去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业务经营情况,即企业的业务是否长期稳定?企业的业务是否具有经济特许权,现在是否具有强大竞争优势?
由于巴菲特是长期投资,所以他非常重视企业是否能长期稳定地发展,并且保持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前景取决于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判断非常困难。巴菲特为了提高对企业长期发展前景的准确性,在选股时严格要求公司有着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这样他才能够据此分析确信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同样能够继续长期稳定经营,继续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许多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总是希望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形成新的增长点。而巴菲特却认为公司应该保持业绩的稳定性,在原有的业务上做大做强,这才是使竞争优势长期持续的根本所在,因此巴菲特最喜欢投资的是那些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和产业。
许多投资者非常喜欢那些正在进行或是即将进行公司重组的公司殷票,他们认为这些公_J很有可能会咸鱼大翻身,股价会有巨大的增长。巴菲特针对这种状况,在伯克希尔1980年的年报中指出:在过去的年报中我们曾谈到购买和经营咸鱼翻身类型公司的结果常常让人大失所望。这些年我们先后接触了数十个产业中数百家具有咸鱼翻身可能性的公司,不管是作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我们持续追踪着这些公司的业绩并与原来的预期比较。我们的结论是除了极少数例外,当一个拥有聪明能干名声的经理人加入一个拥有不良基本经济特征的企业,往往是只有企业的坏名声完好无损,而经理人能干的好名声却毁于一且。既然只有很少企业可以咸鱼大翻身,那么投资人最好还是避开这些“咸鱼”,只去追求好的企业。
巴菲特认为企业竞争长期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特许权”,一项经济特许权的形成,来自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种产品或服务:(D它足顾客需要或者希望得到的;②被顾客认定为找不到很类似的替代品;③不受价格上的管制。以上三个特点的存在,将会体现为一个公司能够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主动提价,从而赚取更高的资本报酬率。不仅如此,经济特许权还能够容忍不当的管理,无能的经理人虽然会降低经济特许权的获利能力,但是并不会对它造成致命的伤害。相对而言,一般企业想要获取超额利润只有两种途径:成为低成本运营商,或是使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供不应求。关于第一种途径,尽管通过卓越的管理,一家公司可以长期维持低成本运营。
但即便如此,还是会面临竞争对手攻击的可能性。第二种途径供不应求的情况通常持续不了多久。而且与经济特许权企业不同的是,一般企业会罔为管理不善而倒闭”。
根据《财富》杂志出版的投资人手册说明,在全美五百家大型制造企业与五百家大服务企业中,只有几十家企业在十多年时间里能达到业绩优异的标准。这些企业出售的产品大多和十年前基本上完全相同,但是其经营记录再次证实:继续增强经济特许权,或者专注于一个遥遥领先的核心业务,往往是形成非常出众的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四、注重内在价值巴菲特在他六十多年的股票投资活动中,卜分重视考察企业的内在价值。巴菲特确信,由于市场的非理性行为,某些股票的内在价值有时会被市场低估或高估。而股票的合理价值,最终将会在市场中得到体现,这样买人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的公司的股票,便为投资者创造了·个安全获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