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歌唱祖国》激情澎湃的祖国颂歌(2)

红歌的力量 作者:侯书生


词曲作者简介

王莘(1918~2007),原名王莘耕,江苏无锡人。1938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受聂耳、冼星海的影响很大。1939年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干部进修班学习。历任天津市音乐工作团团长,天津市歌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等。代表作品有歌曲《歌唱祖国》、《只因立功喜报到了家》等。

《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

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

东方太阳,正在升起,

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

我们领袖毛泽东,

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

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

……

(二)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以明朗的大调色彩表现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家乡,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它的旋律明朗向上、优美动听,进行曲的节奏和坚定有力的音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歌曲形象地刻画了东方巨人站起来的雄伟风姿,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乐观积极的心态。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得以久唱不衰。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由副歌开始、主歌结束,前后各一段歌词,中间有三段歌词。曲式为三段式,F大调。

副歌是四句加二句,共六句。后两句其实是前面第二句和第四句的变化综合,起到对音乐形象的巩固和加强的作用。

主歌则是副歌的进一步发展,但由大调主和弦进入两小节之后,马上有小调的色彩进来丰富旋律。然后又继续转向其下属调(亦可认为是离调),最后又经过属和弦回到主调。

再现段是第一段的重复,只是结束句稍加变化升高八度,使旋律结束在高昂的曲调之中,表现中国人民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著名音乐家孙慎同志曾这样称赞:《歌唱祖国》“曲调流畅、嘹亮,是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中较好的一首。全曲展现着无限的骄傲和热情,歌唱我们美丽、伟大的祖国,勇敢勤劳的人民和幸福美好的新社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