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转型过程中工业化超前与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和社会积症。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大干快上,超英赶美,50年代后期进入城市人口太多,加上对农业的计划统购和价格剪刀差政策,导致农村生产的粮食不够对城市中过多人口的供应,于是从那时起,采取了严厉的农村和城市隔离的户籍制度。而改革开放以后,对于农民进城和推进城市化,也是半推半阻。结果与人均GDP3200美元左右的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的城市水平滞后了15~20个百分点。从流程或者经络上讲,就是在这个发展水平上,应当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迁移的2亿人口,没有迁移到城市里,而还淤积在农村中;并且,目前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中的大约1亿多人口,由于居住成本太高,属于临时居住,属于居住不确定性人口,没有从根本上居留下来。
在人均GDP3200美元左右的发展水平上,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人口的流程不畅,从因果分析看,导致了这样一些症结:(1)从经济学的分析看,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城市化滞后必然使服务业滞后,而服务业比率低使劳动力就业的领域狭小,国民经济总体上发生就业困难。(2)工业化超前,经济结构中,工业偏重,服务业比率低,每万元GDP的资源消耗量较大,并且污染和炭排放量也居高不下,而且在农村人口增长和分散居住的情况下,人类生活和发展,对土地浪费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压力,许多方面的问题比人口集中到城市严重得多,还有由于工厂和居民点规模太小不经济和较为分散使治理污染的成本太高,且很难治理。(3)从数据比较看,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城乡差距小,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城乡差距大,说明当农业生产总值在GDP中比率下降,而农业中劳动力向外转移慢时,较多的劳动力在规模较小的土地上生产,而且分配比重日益减少的GDP,实际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深层次的最重要的原因。这种深层次的原因导致的城乡贫富差距,其实与传统思维中的“公与私”、“计划与市场”等,根本就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4)在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农村人口只有转移进入城市,才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才能改变他们的消费方式,才能使消费服务业的发展有市场容量,因此,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创造和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机制和过程;而狭义的工业化,则形成创造产品的工业体系,是创造供给的重要机制和过程。只有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才能使一个国家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平衡。如果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超前,不依赖于出口加以平衡,其必然的结果,就是生产过剩。实际上,2009年我们国民经济国内消费不足、出口受阻、生产过剩的病症,深层次看,就是结构转型过程中,城市化滞后和工业化超前流程不畅的一次大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