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电信市场,相应地,通信文化也经历了三波浪潮,即模拟通信文化浪潮、数字通信文化浪潮和宽带通信文化浪潮三个阶段。受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的影响,通信文化的三波浪潮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参差不齐的。从全球范围看,通信文化目前正在经历数字通信文化浪潮和宽带通信文化浪潮。从严格意义上讲,宽带技术是数字通信技术的延伸,但是,考虑到宽带技术对通信文化的潜在影响十分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啻于是一场新的通信文化革命,所以我们特别将其剥离出来,以表征这种特殊性。
在通信方面,从传输、交换到终端设备,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正在全面走向数字化,促进了通信技术从低速向高速、从单一语音通信向多媒体数据通信转变;在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领域,节目制作、传送和接收及印刷出版等均已开始实现数字化分布式处理。网络技术大趋势是试图将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发展都架构在信息网络上,发展网络经济、网络社会。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结构和功能将向着微型化、超强功能、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人机界面将更为友好。
9.2.2 移动通信技术
现代的无线通信可以追溯到1896年马可尼的第一次无线电传输。192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批商业性质的无线电主站;1941年播出了第一个商业电视节目。这些传输都是单向广播传输。
1946年,公用移动电话服务在美国25个城市开通,最初的系统是模拟的,后来全部改为数字的。从那以后,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其用户规模也获得了惊人的增长。
1.第一代通信技术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1946年,第一种公众移动电话服务被引进到美国的25个主要城市,每个系统使用单个大功率的发射机和高塔,覆盖地区超过50公里,但仅能以半双工模式提供语音服务,却使用120kHz带宽。虽然经过了后来技术的进步而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提供了全双工、自动拨号等功能,但提供的服务由于频道的数量很少及呼叫阻塞等原因不能满足使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AT&T的贝尔实验室和全世界其他的通信公司发展了蜂窝无线电话的原理和技术。在地域上将覆盖范围划分成小单元,每个单元复用频带的一部分以提高频带的利用率,即在干扰受限的环境下,依赖于适当的频率复用规划(特定地区的传播特性)和频分复用(FDMA)来提高容量,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蜂窝移动通信。
一个典型的模拟蜂窝电话系统是在美国使用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AMPS系统采用7小区复用模式,并可在需要时采用扇区化和小区分裂来提高容量。与其他第一代蜂窝系统一样,AMPS在无线传输中采用了频率调制,在美国,从移动台到基站的传输使用824MHz到849MHz的频段,而基站到移动台使用869MHz到 894MHz的频段。每个无线信道实际上由一对单工信道组成,它们彼此有45MHz分隔。每个基站通常有一个控制信道发射器(用来在前向控制信道上进行广播),一个控制信道接收器(用来在反向控制信道上监听蜂窝电话呼叫建立请求),以及8个或更多频分复用双工语音信道。
在一个典型的呼叫中,随着用户在业务区内移动,移动交换中心发出多个空白-突发指令,使该用户在不同基站的不同语音信道间进行切换。在AMPS中,当正在进行服务的基站的反向语音信道(RVC)上的信号强度低于一个预定的阈值时,则由移动交换中心产生切换决定。预定的阈值由业务提供商在移动交换中心中进行调制,它必须不断进行测量和改变,以适应用户的增长、系统扩容,以及业务流量模式的变化。移动交换中心在相邻的基站中利用扫描接收机,即所谓定位接收机来确定需要切换的特定用户的信号水平。这样,移动交换中心就能找出接受切换的最佳邻近基站,从而完成交换的工作。
2.第二代通信技术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GSM系列主要有GSM900、DCS1800和PCS1900三部分,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工作频段的差异。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通俗地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传送资料到用户手上,是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实时在线”、“按量计费”、“快捷登录”、“高速传输”、“自如切换”的优点。A类(Class-A)操作模式:可同时运行GPRS和其他GSM服务。B类(Class-B)操作模式:可在GPRS和GSM之间自动切换工作;C类(Class-C)操作模式:可在GPRS和GSM之间人工切换工作。 其收费方式是以流量的多少计算费用,“发呆”则是免费的,用户只需按实际传送的数据量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