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应提及的是吴大羽的得意门生丁天缺。据当年的学生张功悫讲,读书时丁的作品“胜过赵无极”,也是“不亚于(吴)冠中的”。
1947年吴先生回艺专任教,他唯一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丁天缺任助教。后来刘开渠任校长,就是不给吴先生发聘书。到1951年丁天缺也被解聘,他去医大工作。时间不长,艺专领导通过公安局决定了丁天缺劳教,说他对艺专正常教学干扰。1956年劳教期满,天缺没工作,回家乡宜兴。1957年“反右”之后,又将他送去劳教,这一下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后才出来,整整20个年头。1979年获得平反,他争取把关系仍转回到艺专,也确在艺专的校刊工作室工作4年左右,金冶是室长,丁是其中一个成员,但不给他职工的名义,只是拿工资。丁退休工资是医大发给他的,住房也是医大的。萧峰是院长,口头答应帮忙,却没有实际行动。故而他决心一定要在艺专开一次画展,显示一下他不比艺专的绘画老师差。他这本画集(《艺舟夜楫》)是他一生成就的果实。他这次展出非常成功。(见闵希文给李鼎铭的信,艺专即早就改名的浙江美院)
远在法国的朱德群看到了这本画册,给予高度评价,对丁天缺说:“我看大陆真正画油画的,仅有一人,就是你。”之后他到杭州看了丁的原作,并把其中一部分带到巴黎去展览,说要让法国画家看看中国油画家真正的水平。
试想,如果丁天缺有赵无极的际遇,甚至只是吴冠中的命运,而不是被劳教20年,他的艺术成就又将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
这也表明了吴大羽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