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听就深表赞同,只是对利润的分配有所异议。他说大事我都做了,他不能要那么多,三成就行了。
我说不行,因为销售的事情很琐碎,要查找客户、发推广函、热线解答、现场演示、签订订单、统计收入、邮寄产品等,五成都不算多。
最后我俩谈来谈去,他才勉强接受拿四成。这就是那时朋友间谈生意的路数,都是让着对方,不像现在,统统“杀熟”。
接下来的事儿就简单了,人家是留过洋的人,接受能力非同常人。他花了两个晚上泡在我们单位的机房里,自己一人拿着我写的使用手册,看着电脑屏幕,一步一步地走了几遍程序之后就了然于心了。
回想起来,那个年代真是令人无比怀念!销售简直就是件顺风顺水的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肯拿出来卖,就一定有人买;只要有人买,就一定会赚钱。哪像现在,想卖不一定有人买;卖出去了却不知道人家何时给你钱,全都拧巴着。
我们那时就是凭着手里仅有的几份客户地址和一本电话黄页,用发信的方式去建立客户关系。一周以后,我们手里就有了三十份订单,然后就是五十份、七十份、一百二十份……最后我们一共卖出了一千三百多份,总计近三十万元。扣除经营成本和税收,我们一共赚了约二十万元。这在当时那个年代,简直就是莫大的成就。
我记得从我们拿到第一笔钱的时候,就在商量如何好好庆祝一下。陈岩当时比较牛,也比较忙,无心参与其中。我想的比较俗落,就是到长城饭店顶层的旋转餐厅去大撮一顿龙虾、鲍鱼什么的。二宝说那样没意义,吃得再好都留不到脑子里,还是去旅游吧!开车去西藏!
这在当时可是件前卫得不能再前卫的事情了。但是有钱垫底,我们什么事情都敢做!
二宝的热情最高,大事都是他做的。他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花了三万块盘下一辆七成新的212吉普,再交给朋友开的汽修部照着去西藏的要求好生保养了一番。然后就潜心钻研行进路线、沿途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接下来又去采办各种“军需物资”。
我没做什么,就是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拿出来跟着他去驾校,然后又把所有的假期和倒休都列出来找领导去请假。我们领导很开通,拿起笔就批了。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批,那日后的月报可能就要完全靠手工计算了。
二
我记得我们是在7月上旬出发的,天气很热,我们一身短打地坐在吉普车里,汗珠还一个劲儿地从头顶一直流到脚底。
我们先是沿着京石高速走到郑州,再一路向西经潼关进入陕西;在西安稍事休整之后,再由宝鸡入汉中,翻秦岭进入成都平原。
这当中我们游览了嵩山、华山、龙门石窟、大雁塔、碑林和秦始皇陵等名胜古迹。在饱览华夏大地壮阔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把汉唐之间的历史兴衰都形象地复习了一遍。
我们就像两只刚刚从井底爬上来的青蛙,一下子觉得天地怎么那么大,自己怎么那么渺小。相对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至多只是百年过客;相对于滔滔江河和绵绵群山,我们几如蚂蚁在踽踽独行。
但是无论我们自认为是青蛙还是蚂蚁,我们都不自惭形秽,因为我们有的是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百态的壮志豪情。
最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就是在夕阳的余晖中走下吉普,进入一家乡间旅馆的那一刻。我们没有别的奢求,只要有净铺可供酣睡,有清水可供冲凉,再有几碟热菜热饭就足矣。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只要你留心寻觅。
通常我们会在沐浴更衣之后走到庭院中,隔着一张木桌相向而坐。头顶是繁星初上的夜空,周围是影影绰绰的山影,空气清新得像山涧里的小溪。
我们先把眼前的饭菜打扫得颗粒不剩,然后叫上几碟荤素搭配的小菜,再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瓶似乎永不枯竭的二锅头。那一刻繁星为之眼热,群山为之垂涎。
一杯酒下肚,总会有新意迭出的话题。有些来自于我们自己,有些来自于旁边素昧平生的游客。大家无须客套,酒杯一举都是熟人。这其中不乏学识渊博或浅薄者,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们介于两者之间,碰到前者踮踮脚就够上了,碰到后者弯弯腰也就将就了,要的就是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气氛。
出门在外想做到这点并不难,因为彼此素不相识,不太清楚对方的底细,谈话都是围绕着彼此的爱好兴趣来,或历史变迁或沧海横流,都是些天马行空不落地的大题目,说来说去也牵扯不到对方的核心利益。不像平时,几句话离不开金钱,离不开地位,离不开权力,再好的关系彼此一攀比就话不投机半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