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不是口号,而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很骄傲。
2011年2月,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紧急撤侨,这是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
没错,这是一次国家行动。
中方人员第一批成功撤出利比亚是2月22日到3月1日,一共有3?郾2万中国公民撤离。
4天后,中国政府协调派出的包机抵达上海虹桥机场,从马耳他接回最后一批,共149人。至此,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圆满结束,共撤出35860人,这些人均安全回到中国。
也就是说,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全部的中国公民成功离开了利比亚!
这种速度和速率,令全世界感到惊讶和震撼。
为了每一个同胞
3月10日,我看到美国广播公司一位名叫马丁·弗莱彻的记者写的一篇文章,他以亲历的形式记录自己看到的中国快速撤侨过程:
2004年海啸肆虐印度洋时,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帮助撤侨。中国派出的是货船。如今,为将工人撤出陷入危机的利比亚,美国派出的一艘轮渡包船小得可怜,根本经受不住地中海巨浪的冲击。而中国在为期一周的撤侨行动中,租用巨型游轮、派出20架民航包机和4架军用飞机,将3万多名本国公民安全撤离。
当我在马耳他 撤离中心之一 等待航班时,这种鲜明对比让我浮想联翩。
在几位高举中国国旗的女士指挥下,数百名头戴红色帽子的中国工人鸦雀无声地排队等候,他们是那么井然有序,同任何在梵蒂冈参观的旅游团队没什么两样。他们服从安排,耐心等待,听到命令后就缓缓前进。在统一指挥下,这些人就如同一支不可阻挡的蚁群顺利穿过机场大厅。没有一个人戴着耳机,也没人玩弄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他们全都身材适中、健健康康,没任何将发福的迹象。他们的箱包上缠有透明胶带。有些人还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 他们曾在利比亚的油田、铁路、建筑工地和电信行业工作。
中国政府派出多架包机要将他们送往上海。静静地、有效地、波澜不惊地,中国正将其所有工人撤离到安全地带。这是国家和工人间的默契:你们在海外工作,我们来呵护你们。
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国人的)效率、秩序和从容。看不到任何人与航空公司人员争吵,也没人不听从指挥或携带太多行李,每个人只带着小手提箱,静静地排着,耐心等待何去何从的通知。
排成一队的数百名中国人悄无声息地穿过机场免税区,没人朝货架上的奢侈品看上一眼,都全神贯注地等待手持国旗的人举起手臂通知他们前进。我不知道心里是应该充满羡慕,还是战栗不安。但我的确在想,最好还是让这些人和我们站在一边吧。
说实话,这篇文章看得我热泪盈眶,我为中国政府的做事风格和效率感动,我为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工人们的素质之高而感动。
每一位侨胞都是黑皮肤、黑头发,都是炎黄子孙,在紧急的时刻,中国政府不会抛下任何一个人不管。
那些日子,我每天看电视,看报,关注撤侨的消息。我觉得那些中国工人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为他们的安危揪心。我从《燕赵晚报》上,看到了一位河北农民讲述的利比亚大撤离的经历。
2010年9月底的时候,不到30岁的农民马海燕和几位河北老乡前往利比亚,到利比亚北达市的中国水利水电二局工作。如果利比亚没有暴乱,他们打工一年,可以拿到7万元人民币的报酬。对马海燕这位家庭中的顶梁柱来说,这意味着他的两个女儿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他的身体有恙的父亲,也可以康复得更快一些。
可是,利比亚内乱了,他的希望成为了泡影。从2011年2月16日开始,他打工的工地上,就常有不法分子出现,抢汽车、抢电脑,甚至抢粮食。
工厂为了安全起见,封闭了工地大门,同时将钢管等物品发放给几百名工人手中,用以自卫。“当时情况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