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一些西方学者的一种言论,大体是说,若按购买力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的时候,其实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智库之一的彼得森研究所一位专家说,如果将两国不同的生活成本考虑在内,中国2010年的经济规模约为14?郾8万亿美元,美国则为14?郾6万亿美元。
有人甚至形象地说,在中美领导人会晤的时候,“谁也不会觉察到,根据购买力计算,是胡锦涛而非奥巴马代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又名美国经济评议会)则在一份报告中称,根据购买力指标,到2020年中国可能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近1/4的份额,美国只占15%,欧盟十五国占13%。
无论有多少人夸你,我们都不必沾沾自喜,西方一些势力有的时候搞阴谋论,有的时候则送你几个糖衣炮弹,无论哪一种情形,我们都应当保持镇定,走自己的路。
未来谁领头?
在我看来,尽管中国崛起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很多时候,是因为欧美在衰落,欧美经济在滑落,所以愈发衬托出中国的“武功非凡”。
“世界这十年,中国是最成功的故事”,美国《华尔街日报》对中国大加赞赏。美国《新闻周刊》则称“中国从第三世界国家崛起是十年来最重大的事件”。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说,尽管美联储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财政部无所顾忌大搞赤字开支,全球利率水平还将继续维持低水平。他演示了一个全球资金循环图:“美联储实施低利率 全球流动性过剩 过剩的流动性跑到新兴市场国家 新兴市场国家累积庞大外汇储备 庞大外汇储备投资到美国资本市场 美元利率(以及全球利率)继续维持低水平。”
他说,过去十年来,发达国家平均增长速度不到2%,新兴市场国家平均增长速度超过6%,未来,实在看不到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因此,未来全球增长引擎只能是新兴市场国家,且主要是中国。
这样的话,一边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一边是欧美国家持续徘徊不前甚至在说衰退,这种反差,使得谁成为全球增长引擎的话题有些“陈旧”,谁会成为主宰世界经济的头号国家则晋升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
毫无疑问,中国将成为头号强国。那么,时间需要多久呢?
花旗银行的预测是,到2050年的时候,也就是将近四十年后,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规模加起来将是美国的四倍,甚至印度尼西亚的GDP也将达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国GDP的总和;“16世纪欧洲海军崛起前亚洲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将再现”。
花旗银行一位首席经济学家说,中国要做到NO.1(第一)其实并不需要奇迹般的表现,只要保持正常的增长率,开放市场,不走偏激路线,法治社会哪怕只是“入门级水平”,就够了。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观点是,中国要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最有趣的是美国的民众。2009年的时候,美国知名调查公司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4%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只有27%的人认为美国是第一经济强国。
这也是现在美国有一个名叫“中美国(Chimerica)”的流行词汇的原因吧,这个词是中国与美国的合成词,中国和美国相互需要,就像一对情人,有的时候不分彼此,但又各自有家庭,横向来看很多时候是竞争关系。
日本民众没那么“悲观”,《朝日新闻》针对外交专家进行的调查显示,65?郾5%的受访者认为,十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国力最强的国家。
我的观点是,二十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大国。十年太短,四十年太长,二十年的修炼足矣,这二十年我们需要苦练内功,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