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亦合纵,亦连横(4)

再给中国二十年 作者:徐国芳


一些西方人怀着“狼来了”的心态谈“中国模式”,担心这种模式的吸引力增长可能导致世界权力转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从中国获得社会转型的经验。

一位中国专家说,西方模式的影响显然仍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发展的这几十年对创造一个成熟政治经济模式还太短,因此中国现在低着头发展,不谈模式的做法是对的。

“历史性转变”?

《纽约时报》网站最近一则报道题目是《俄罗斯领导人视中国为执政楷模》。文章写道,俄罗斯统治者发现了一个未来成功的榜样,统一俄罗斯党越来越考虑如何能够效仿中国共产党,特别是相对顺利地挺过金融危机方面的技能。该党本月甚至与中国共产党高级官员举行了一个特别会议,亲耳聆听他们如何运用权力。

美国《数字化日报》则评论称中国成为“新美国”。文章写道,俄罗斯在复制中国的统治模式,这表明全球政治影响力正从美国转向中国。文章把这称为“里程碑事件”:以前从未有过一个超级大国转向中国寻求政治经验。中国经济及政治影响力的加强不会就此止步。很快它可能匹敌美国的意识形态帝国主义。“无疑,中国是当今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巨人。而仅仅数十年前这还是不可想象的。当时的常识是:一个有着中央指令经济的共产党国家,又有数百万人挨饿,怎能一跃成为一个金融中心?”

《纽约时报》所说的特别会议是2009年9月至10月在绥芬河举行的中俄政党论坛。美国一家媒体说,许多发展中国家钦羡中国,以及中国在过去20年来的快速发展,俄罗斯不属于那些国家之一,亲华通常限于新欧亚主义者(认为俄罗斯是一个亚洲国家,注定要跟欧洲发生冲突)和共产党等边缘运动组织,但这种情况可能要改变:统一俄罗斯党和中国共产党上周在位于俄中边界的绥芬河举行了一个会议,看上去俄罗斯人想要从中国那里学习经验。

俄新社报道,统一俄罗斯党杜马党团副主席瓦列里认为,“共产党在中国的主导作用很明显,我们有意关注中国在一党执政的框架内国民社会主要体系的发展、该党在国内进行的经济改革及其在危机条件下建立的经济模式与社会模式的经验。”

俄罗斯《观点报》随后以题为《我们有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的文章说,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与俄罗斯不同,中国没有实施价格自由化和全面的企业私有化。中国没有像我们那样出现畸形的价格飞涨。中国同时发展各种形式的私有经济,中国的改革是缓慢和逐步进行的,而我们于1992年全面改变了经济体系。”俄新网称,俄共杜马代表瓦季姆认为,中国共产党稳定经济的经验不仅令俄罗斯产生兴趣,在欧洲、美国与亚洲也受到关注。不过他认为,这些经验并不适合当代俄罗斯土壤。

世界对“中国模式”反应不一

英国知名媒体人雅克斯著有《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他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西方议论“中国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中国开始经济改革开始的,中国当时刚起步,所以关注有限;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的大背景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动荡;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中国模式”的关注和议论几乎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比例增长。

英国《卫报》曾将2008年称为“中国模式年”。文章说,中国的成功故事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自由民主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中国模式不仅对该国的沿海新精英有吸引力,还成为从莫斯科到迪拜、从伊斯兰堡到喀土穆全球各地的榜样。文章还说,中国的吸引力在西方也在增加。商人、媒体大亨和设计师都拥向中国。

本月初,《环球时报》记者在越南采访时,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杜进森所长说,“中国做对了,我们就对了”,“胡志明说过,中国的革命已经照亮了越南革命的道路。今天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话,中国的改革照亮了越南的革新之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