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山如此搞笑(一)(1)

圈子-段子:京城富人那些事儿 作者:十三叔


有人冒险,就有人犯法。敢冒险的人,都懂法,像金燕静,如此豪杰,岂不知自己从事的是违法之事?那她为何又要去做?因为太多时候,规则本身是?问题的。如果通过合理的努力无法达成目标,只能铤而走险。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北京城对于全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个符号。外地的老板们再有钱,总归还是觉得京城有别样的神奇色彩,这真不是北京人自我感觉良好。外地老板们到了北京,仿佛规则就变了,好像他们能在这里寻找到更简易的生意途径。

因为这里有他们本地没有的权力资源和人脉圈子。

于是乎,外地老板们来了,他们处心积虑地想在北京找到那些拥有强大力量的圈子,为此不惜上当受骗,不惜重金买路。当然,他们有钱,他们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圈子。

任何?座大型城市,总会有一些以地缘结盟的群体,他们共同生活、工作、游戏,自成一派。今天的北京四九城,最有名的当属温州帮、山西帮、鄂尔多斯帮。他们不鸣则已,实则鸣了也白鸣——有钱无势。不过,他们是忒有钱:穿得烂,走得慢,怀里揣着几千万。

他们现如今潇洒于这个城市的某些领域,却不为人知。在商业这座江山上,他们站得高、尿得远。然而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却充斥着几分荒诞,甚至是搞笑。

关于他们的段子,永远令人侧目,让人蛋疼。

北京有个浙江村,温州人马上纠正:与其说浙江村,不如说温州村。

?1992年,政府文件中,北京温州人数目是10万。而他们几乎集中在天安门广场南面5公里的地方——浙江村。

村子里的景象常让人陷入迷茫。老胡同两边到处是临时搭建的砖棚;“成衣店”、“粉干店”招牌四处飘摇;小三轮、摩托车和老驴车四处穿梭;背着大包小包的人们不时掏出大哥大嚷些什么,然后匆匆而过。

浙江村,光怪陆离、形影乱纷。生存其中的人绝大多数灰头土脸,至少当下暗淡无光。可蔚然成风的气候下,还是不断有温州人趋之若鹜。这一切,始于一次意外。

初始,乐清毕氏兄弟跑到千里之外的包头卖服装。虽然款式新奇,价格便宜,但包头保守的人们并不敢突破传统。兄弟俩支撑不下去,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火车在北京站短暂停留,“没有进过京城”的老大忍不住好奇,拉着兄弟下了火车,“想第二天看一眼天安门,也算不枉此生”。

北京街头巷尾到处可见敞开嗓子叫卖的商贩。走在京城大街,兄弟俩发现这里的管制并不如想象中严厉。他们索性把肩上包裹一抖,找个有人气的场所,“练起摊来”。不曾想,一堆衣服在北京成了抢手货,一下午兜售一空。

傍晚,兄弟俩到丰台租了间民房。第二天,他们买来缝纫机,准备在这个充满诙谐、嘲讽因子的城市里,用倔强的酒杯,浇灌命运的块垒。

小作坊生产的衣服总能在北京找到市场,毕氏兄弟如鱼得水。消息四散传开,更多温州人闻声而来。没多久,南苑乡大红门一带,骤然聚起数万温州服装专业户。

他们通常赁屋而居。一间小平房既当车间又当起居室,屋外的墙壁挂着“批发皮夹克”的牌子,屋内则是一派热闹的生产景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