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节:尴尬的欢迎晚宴(1)

董事长秘书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向往


02_尴尬的欢迎晚宴

民营企业不像国有企业那么人浮于事,但也不像外资企业那么制度化。在民营企业,办事的随意性很大,基本上都是董事长和总经理说了算,如果总经理不是股东,只是职业经理人,有时候总经理说了都不算,得董事长说了才算。

1

第二天一大早,汪小涵就来到了陶善药业公司。抬头望去,高达18层的大厦楼顶上,“陶善药业”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大气磅礴。因建成已有些年月,陶善药业大厦早已不是海天市最气派的建筑物了。然而,玻璃幕墙上那两行金光闪闪的大字:“陶冶善良,仁者无敌”,“上善如水,厚德载物”,依然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陶善药业不光是南北省的著名制药企业,在全国名声都是响当当的,板蓝根冲剂、夏桑菊冲剂、感冒冲剂、罗汉果冲剂、咽炎含片、清开灵胶囊等“陶善牌”系列产品畅销大江南北,进入千家万户,年产值达十多亿。汪小涵在《海天都市报》的时候曾听说,陶善药业每年仅给《海天都市报》的广告费就有两百多万,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打广告的费用则高达一个多亿。

汪小涵望着近在咫尺的陶善药业大厦,心情既激动又复杂,她没想到,毕业时还决定做一名优秀记者、将法拉奇当成偶像的她,仅仅六个月后,竟然到企业来工作了,真是世事无常啊。

想到这些,汪小涵突然有些后悔,才经历《海天都市报》这么一次波折,就彻底放弃记者职业,是不是太冲动,思想太幼稚了?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正想着,包里的手机突然铃声大作——这么早,会是谁打电话呢?汪小涵掏出手机一看,是《海天都市报》副总编李德海的电话。都已经走人了,李副总还找她干吗呢?汪小涵感到有些奇怪。

汪小涵边想边接通了手机:“李总,早上好!”

李德海开门见山地问:“小汪,听说你已经离开报社了?”

汪小涵心里很不舒服: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还装什么傻啊?她干脆就没好气地说:“报社容不下我,我还能赖着不走啊?”

李德海语气很平缓,说:“你的情况我知道,你们郑主任昨天已经找过我了。我正打算同其他几个老总通通气,无论如何都要把你留下来。”

“不必了,谢谢李总了。到哪都能混一口饭吃。”

李德海无奈地摇摇头,只好说声再见,挂断了电话。

李德海的电话让汪小涵感到了一丝安慰,这个世界毕竟还是好人多。在《海天都市报》,郑大海和李德海都算是好人,他们都想要她留下来。特别是李德海,作为一个副总,不仅对她的业务素质很肯定,还能亲自给她打电话,汪小涵忽然平衡了很多,不再那么怨声载道了。

2

汪小涵在陶善大厦对面的海天广场逛了20多分钟,陶善药业的员工才陆陆续续地来上班了。汪小涵跟着他们进入电梯,直接往位于13层的人力资源部去。

人力资源部经理刘天宇还没到,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说:“刘经理早上要去办点事,等一下才到,你先坐着等一下吧。”

汪小涵看这个女孩的年龄可能和自己差不多,就微笑着问了声:“美女怎么称呼?”

女孩递了一杯茶给汪小涵,笑了笑,答道:“哦,我叫金露笛,金子的‘金’、露水的‘露’、笛子的‘笛’,是人力资源部的人事助理,你叫我小金好了。”

汪小涵点点头说:“哦,是金助理。”

金露笛难为情地说:“不要这样叫我……要不你叫我笛子也行,呵呵。”

汪小涵想了想,说:“那我以后就叫你笛子。”

金露笛热情地说:“嗯,这样才亲切,以后我也叫你小涵。”

汪小涵非常惊讶:“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金露笛俏皮地笑了笑,说:“呵呵,我得到内部情报。我们刘经理昨天就告诉我了,说今天有个叫汪小涵的大美女要来,叫我早点过来等。他还说你是个大记者,我最崇拜记者了,特别是美女记者,呵呵。”

汪小涵谦虚地说:“我哪是什么大记者呀,那都是过去时了。”

金露笛认真地说:“过去时也很厉害呀,我看过你写的文章,写得好好哦,我最佩服文章写得好的人了,我平时写份材料都写不好,老被刘经理批评。以后,我要多向你学习才行,你可要教教我哦。”

汪小涵心想,自己初来乍到的,哪敢乱当老师啊?就说:“我们相互学习吧。”

金露笛诚恳地说:“我说的是真的,我的文字功底确实太差,连写份总结都写不好。”

看得出来,金露笛是个毫无城府的女孩,要不怎么会初次见面说话就这么实在?想到这里,汪小涵说:“那好吧,如果笛子信任,我们以后就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吧。”

金露笛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干脆我以后叫你汪老师吧?”

汪小涵慌张地说:“不,不,你千万不要这么叫。你叫我小涵就行了。”

两人正说着话,人力资源部经理刘天宇走进了办公室,朝汪小涵微笑着说:“你就是汪小涵吧?”

汪小涵起身点点头:“我就是。”

刘天宇说:“你到我办公室来吧。”

到了刘天宇办公室,刘天宇说:“是这样的,你一会儿到孟总办公室,他叫你去找他一下。然后就到小金那里填一份表,就是刚才和你说话那个女孩子。”

汪小涵点头说:“好的。”

刘天宇拨通了一个电话说:“孟总您好!您说的汪小涵来了……好的,我马上叫她到您办公室去。”挂了电话,他对汪小涵说:“你跟我来吧。”他把汪小涵带到人力资源部办公室,对金露笛说:“小金,你带小汪到孟总办公室去一下。”

这一连串的动作,刘天宇做得有条不紊,恰到好处,既表示了对汪小涵的欢迎和重视,又不失自己人力资源部经理、公司高管的面子。本来孟千河昨天就告诉过他,汪小涵的职位是总经办秘书,但他还是没告诉汪小涵具体职位,而是按照孟千河的吩咐,叫汪小涵去找孟千河,让孟千河当面告诉她,而且整个过程他都表现出对汪小涵的重视。作为一名人力资源部经理,他比一般人更明白:民营企业不像国营企业那么人浮于事,但也不像外资企业那么制度化。在民营企业,办事的随意性很大,基本上都是董事长和总经理说了算,如果总经理不是股东,只是职业经理人,有时候总经理说了都不算,得董事长说了才算。孟千河虽然只是职业经理人,但深得董事长林奕帆的重用,在公司的地位仅次于林奕帆。他在没摸清孟千河和汪小涵的真实关系之前,还是谨慎一点好,既不可冷落她,又不可喧宾夺主、热情过度——鬼知道这个美女是孟千河的什么人?

见到汪小涵,孟千河并没有表现出过分的热情,只是礼节性的点头、微笑、握手,和刘天宇一样,他同样把这一连串动作做得恰到好处、炉火纯青。做了几十年的职业经理人,对于如何维系职场的上下级关系,他还是很有经验的。就拿今天和汪小涵见面来说吧,就要把握好一个度。过去汪小涵是《海天都市报》的记者,他见到她,就必须要无条件的尊敬,尽管她还只是个丫头,但她代表的是在南北省响当当的主流媒体,堂堂的《海天都市报》,当然不能怠慢她。这年头啊,做生意、办企业,两种人得罪不得:官员和记者。现在社会上不是有“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吗?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现在的很多记者,只要抓住你一点小辫子,动不动就说要给你曝光,等你给了他们红包,或者说要做广告,他们转眼就是暴雨转晴。现在就不一样了,既然她到陶善药业来工作,身份自然就变化了,他要是再像以前那样热情过度的话,就有失自己的身份了。

想到这里,孟千河微微一笑,明知故问道:“小汪,刘经理那边去了吧?”

汪小涵说:“我刚从他办公室过来。”

孟千河意识到自己是说了一句废话后,连忙说:“哦,看我这记性……我昨天还让你先去找他呢。”

汪小涵笑了笑说:“孟总事情太多,日理万机嘛。”

“就是就是,工作一忙起来,就容易忘事。”孟千河笑呵呵地说,“这样,你先到总经办当秘书,你的直接领导是总经办主任罗珊。我已经和刘经理说过了,你不用试用,直接签合同。”

汪小涵点点头说:“好的。”心想,孟总还真够意思啊。

孟千河接着对她说:“对于你来说,这个岗位只是暂时的,等你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和工作流程,我们会考虑给你更合适的岗位。”

汪小涵赶紧表示感谢:“谢谢孟总,真的很谢谢您!”

“不要客气,”孟千河说,“以后咱们就是一个公司的同事了。”

汪小涵认真地说:“是上下属关系,您是我的最高领导。”

孟千河微微一笑说:“我不是最高领导,林董事长才是。”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满意,心想,到底在报社干过记者,懂得人情世故。

汪小涵说:“您也是最高领导之一。如果按照政府的说法,董事长是市委书记,您就是市长。”

孟千河没想到汪小涵会打这么一个比方,毕竟她是见多识广的记者,打比方都要比一般人贴切。没错,他虽然只是个职业经理人,但确实也是公司的最高领导之一,在公司里的地位,除了董事长林奕帆,就是他了。想到这里,他对汪小涵说:“先这样吧,等一会儿让小金带你去总经办报到。”

汪小涵和金露笛刚走出办公室门口,孟千河忽然向她们大声喊道:“你们等一下。”两人回到他办公室,他说:“看,又差点搞忘了。这样,今天晚上去‘海鲜世界’吃饭,为汪小涵接个风,我已经让罗珊订好包间了。对了,小金,等一会儿告诉你们刘经理,他和你也一起去。”

金露笛连忙说:“谢谢孟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