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稿与压价不是出路,如何增加广告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保持广告人的积极性与创意激情,还有对整个行业的信心,才是广告公司与整个广告业必须严阵以待去解决的问题。
很幸运,我们能够生在这个时代,拥有一个叫做“广告业”的新兴行业。它年轻、充满朝气、富有激情、充满创意的智慧与营销策划的成就感。加上“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蛊惑,许多人主动地、误打误撞地、乐颠颠地加入了“广告人”的行列。
然而,精彩背后隐藏的艰辛,只有真正成为“广告人”的人才能体会了。加班当然已经是行业无需遮掩的正常情况,私人时间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压缩到最小。
而对广告人来说,饮食无规律导致的胃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导致的颈椎病,忙碌、压力、熬夜导致的亚健康,神经衰弱、失眠等等症状正在侵蚀广告人的身体以及工作激情。难道做广告,就一定要过“狼一样的生活”?
广告人,为什么在奔跑?
美国的广告传播专家雅克·比尔认为:“对于美国广告来讲,上世纪60年代的广告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走在麦迪逊大道(Madsion Avenue)上,再也没有机会成为大卫·奥格威式广告英雄。”
同样,当今中国,广告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已经很低,同质化的服务在所难免。
去年的数字显示中国的广告额为1500亿元。这说明中国企业的广告投入在不断增加,整个广告行业仍在成长,只是原来是低标准的高增长,而现在是高标准的低增长。行业已经开始重新洗牌,粗放型增长已走到尽头,这必然导致广告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能在行业中留下来的必然是经得起洗牌的优秀企业,这也就必然要求留下来的是优秀人才,尖子中要冒尖,要付出的努力与心血自然少不了。这是其一。
其二,不同企业对广告作用的认知态度也影响着广告人工作量的大小。有些企业不懂广告,认为广告会带来奇迹,因此迷信广告,对广告下赌注,希望靠广告来解决销售等难题。甚至有些企业很缺德,大量比稿,而且是在不公平条件下比,甚至要求比稿企业先交钱。比什么呢?比能力?比方案?还是比价格?没个标准。这就造成赢家不一定是最有水平的。而广告公司为了得到这笔生意,就不得不把压力放在广告人身上。这不但浪费了广告人的智力支出,还大大打击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广告人不得不为这些永远不知道成功概率有多少的比稿耗费大量的脑力和体力。
其三,有些广告人自身太急于求成,特别是广告行业初出茅庐的新手。以为多忙多做就能一步登天,对自己的期望太高。或者另一些,习惯了散漫自由式的生活,把熬夜、非规律的生活视为正常的生活常态。仗着自己年轻,肆无忌惮地耗费着自己的健康与身体。而他们这种热情也给不再年轻的广告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自己不被淘汰,也只好跟着一起奔跑,里面的快乐与艰辛也只有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