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种“我”的分野

重塑心灵 作者:许宜铭


除了心智与情绪的部分,心灵的现象尚有创造力、直觉、本质(纯净的觉知)这个部分。

用一个禅宗的公案来了解心灵现象的分野与领域。所谓本觉、纯净的直觉、存在的中心、本性真如、神性、灵性这一类的形容词,都指SELF这个部分,也就是心灵的本体,属于无形及形而上的。曾有一个师父问他的弟子:“你是谁?”弟子回答:“我就是我!”师父又问弟子第二个问题:“那是谁在回答我?”弟子回说:“是我在回答你。”老师父又问他:“那是谁知道你在回答我?”弟子说:“是我知道我在回答你。”这里面总共出现三个我,一个是弟子回答第一个答案的我,是社会化的我;第二个我是“我在回答你”的我,是自我;第三个是那一个“我知道”的我,就是本觉,也就是我们存在的本体、纯净的觉知。

根据医学的报道,我们肉身的细胞,没有一个单一细胞可以存活超过十一个月以上的寿命,换言之,一人只要经过一年,全身从头发到脚底,没有任何一个细胞是一年以前的细胞,这是以生理现象来讲,可是你知道一年前的那个你与现在的你是同一个你吗?如果你有记忆的话,三岁时你的躯体是如此小,而到七八十岁时,身体形貌苍老衰退,可是我们内在知道,那个三岁的我与八十的我都是我,无论体形如何变化皆然。昨天也许你工作不顺心,一整天都过得郁郁不乐,而今天可能突然中了彩券,于是高兴了一整天,昨天的郁闷与今天的开心是完全不同的你,可是你清楚地知道,那都是你。那份知道、那个知觉,就是我们存在的本体。

而第二个“我在回答你”的我,描述的是我们的自我,也就是肉身情绪的变化,我们一直以为那个我代表一切,我现在很开心,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心是敞开的、封闭的,我现在很寂寞、很满足、很丰富,我现在很痛苦,这些都是心灵的现象,是我们拥有了自我以后才有的,所谓自我是它属于我自己的,跟他人无关;佛教中提及众生一体、同体大悲、涅槃自服的汪洋、无上智慧,这些都在形容我们超越自我以后,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处于灵性的本体——SELF的状态,那才是生命的本源。而心理学研究的是Self(ego),如我的快乐与悲伤等,都属于第二个我的产物,即自我的部分。

至于禅师弟子所回答第一个答案“我就是我”中的第二个我,可以有很多的答案,我是男人,我是生命潜能文化公司的发行人,我是个中国人,这所有的答案是我们通过自我所架构出来的,所延伸出来跟他人、文化、社会建立关系的,所有的“角色描述的我”又离心灵更远了,离开本觉、自我也很远,如我是某某公司的董事长,是不断在追求社会、文化价值观下的我,这个我即“假我”或“社会化的我”,多数人努力堆叠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学力、更和谐的婚姻等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现象,用这些标准来代替自我的存在,拥有愈多,愈可感觉自我的存在,失去了这一些外在攀附的东西,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比较没有价值。

所谓的自我成长,是要追求第二个我,了解我的心灵产生了什么现象,基本上局限于“我的”这个部分。有许多人在追求社会赋予的名誉后感受到内在的空虚,感受到外在的成就无论如何无法取代心灵的感受,就如同读者您很可能处于这样的情境,于是就进入了自我的领域,开始去探寻,开始去接触我的生命、心灵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进一步去探索这些心灵的现象,自己行为背后的驱力。

驱力驱使我们对一件事产生感觉、思考,加上过去的经验与习惯,我们产生了某一种反应;这些反应变成用肉身呈现于外的行为;声音里隐含的腔调、情绪、眼神及肢体动作与他人互动,又创造了关系;而这些关系又累积成婚姻的现象,事业的、人际的关系。已经走入心灵成长这条路的人,会逐渐打开智慧,学习看到过程中层层叠叠、绵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进一步深入探索自己心灵会有这些现象的成因,在自己的童年、生命里的重大事件、在母亲子宫里的胎教经验,甚至于在前世,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因缘、经验与属于心灵的烙痕,而造成目前的心灵现象。

为何同样吃到一碗好吃的牛肉面,有人可以开心一个礼拜,逢人就说,有的人却毫无反应?为何针对同样一事物,不同的人的心理现象反应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创造出这个现象成因是什么?你可以去探索成长过程、童年的一些重大事件,逐渐敞开智慧去了解心灵当下现象的前因后果,前因指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后果指这个心灵现象如何受到驱动,然后创造出现在人生的种种结果。

宗教灵修之人追求的是纯净的觉知,通过许多修行在锻炼、在操练这种能力。确实有许多大德,在灵修过程中得到这样的品质,但我也看见多数人将灵修变成了不用去面对自我困境、复杂人生的逃避借口。在还?能宽恕自己以前,就要求自己宽恕别人;在还未爱自己以前,就要求自己先去爱别人。许多这类灵修人士,在外在世界可以博得许多尊敬,可是身为他们的妻子亲人却往往是很痛苦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