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立志职场而非仕途,猎头就会成为那个时而真切时而虚幻的影子,不停地追随着你。
登机前闲着没事,忽然想起了下午接到的猎头公司那个电话,心生一计,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朋友电话。
“喂,是摩托罗拉公司的杨总吗?”
“知道是你,干嘛?”
“杨总,我是一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请问您现在讲话方便吗?”
“方便,有什么废话说吧。”
“杨总,根据我们多方了解,您是这个行业中非常优秀的专业人士。现在有一家全球500强企业正在寻找负责政府关系和公共关系的副总裁,很多业界人士都认为您是相当合适的人选。请问杨先生有没有兴趣就这个问题深入讨论一下呢?”
“没兴趣,要去你自己去吧。”
这种人对这样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此不认真,实在让我心寒。我转而用我们之间熟悉的方式讲话。
“怎么样哥们,最近还好吧,你来摩托罗拉几年了?噢三年了,没什么想法动一动?刚才说的机会是真的。”
“我觉得摩托罗拉很适合我,这里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和抱负,另外企业文化也……”
我不耐烦地打断他:“得了,我知道你们领导就在旁边,也不必这么打官腔,真没劲。”
在多次遇到这样的挫折之后,我便不再轻易将猎头的信息转给朋友。只是有时与猎头交谈甚欢,说到业界人士,我就说这个职位不适合我,你可以去找××公司的××试试。我觉得对于猎头公司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说,进行上面的对话是他们的工作,人家心理绝对不会像我这样脆弱。
我对猎头一直怀有严重的感激之情,这是因为我职业发展中的每一个重要转折都是在猎头的参与和帮助下完成的。
十年前刚开始从国家机构“下海”时,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家香港猎头促成的。我还记得第一次见猎头时特别紧张,夏天35度的高温,我一丝不苟地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热得实在无法坐公交车,忍痛花三十多元钱打车去见猎头。到了办公室,猎头艾伦女士穿着短裤T恤,随意而热情。我们谈职业发展,不一会我就解除了紧张情绪,但是问题回答得还是不够老练。
艾伦女士最后问:“你觉得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What ar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不知怎的我想起了做饭。我就说我的组织能力很强(Good at getting things organized)。做中餐需要各种主料、配料、佐料,我自己要备料、炒菜,还要照顾客人的不同需求,但我每次在家请客效果都不错。
如今,这样的标准问题连初涉职场的大学生都对答如流,一般是这样:“我的长处是有激情,专业能力强,有领导能力,又有团队协作精神,不知疲倦,不怕困难;我的弱点是急躁,总是想把所有的事情一下子办好。”
专业的猎头是你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猎头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往往在你状态不错时急巴巴地找你,而在你真的需要变动需要帮助时全都人间蒸发。
猎头有自己的理论:这个世界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所谓职业规划,不是在你落水时给你递救生圈,而是在你向新的高度攀登时及时为你架起旋梯。
我对这一点体会特别深。几年前一家著名的猎头公司找我,说有个不错的机会,可是我当时感觉良好,把人拒绝了。过了一段时间形势急转直下,我需要马上跳槽离开,于是连滚带爬地找到那猎头电话:“喂喂喂,那个职位还在吗?我愿意考虑,我愿意考虑。”
猎头不紧不慢地说:“职位还在,不过客户那边有些新的考虑,招聘计划的实施将有所推迟。”
可是我等不了了,一个个电话过去,结果都是一样。后来朋友帮忙介绍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我才长舒一口气,准备在新的岗位大干一场了。
你猜对了,那猎头电话又来了。“客户重新启动了计划,这个职位将得到更大的重视,他们的亚太区和全球总部都要参与面试。”
我觉得,猎头就像爱情,你看上他了想追他,人家梗着高傲的头,说我已经有主;你自己生活美满,家庭幸福,他们又像第三者那样不断抓挠着你那不安分的心。你是一只健壮的孔雀,迫不及待地展示着美丽的羽毛,嘴里温柔地重复着:“来猎我吧,来猎我吧。”
人家猎头不耐烦地说:“别吵了,我这儿正盯着河马呢。”
关于猎头,最经典的段子只有一句话。接电话的人说:“你们怎么现在才找到我?”
不管怎么说,接到猎头电话,感觉就是好。职位再不好,感觉也好。猎头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加强你在本公司的筹码。如果我是摩托罗拉的杨总,我就不会像他那样当着老板讲那些“公司真好,对我真好”这样的虚词,而是跟老板在一起时让朋友打一电话进来,仅仅支吾几句,放下电话对老板轻描淡写地说:“咳,这些猎头总是来烦我。”
猎头比较难的事情有两个:一是找到客户需要的人;二是在他知道这个职位你够格但不适合你的时候,决定还要不要向你强力推荐。
在这种情况下,猎头所处的位置就像带客人扎黑店的导游,嘴上说“您可以不买,没关系的,看看就好了”,但心里还是想着买吧买吧。
有时我把一个直白的问题甩给猎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为什么要考虑你介绍的职位?”
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没有准备好,往往是说,“您总是需要挑战吧”。
这就如同扎黑店,说这东西又贵又没用,但您怎么也得挑战一下敢于花钱的勇气吧。
不管怎样,作为职场中人,我们还是期待着那样的电话,期待着以那种标准的方式展开对我们职业和人生的另一层思考。
只有我的一个朋友遇到了意外。那天他接到电话,对方问:“您现在方便吗?”
朋友用颤抖的声音说:“我现在正……正……正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