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轰轰烈烈办车展

金领手记 作者:李国威


正在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时,朋友打来电话:“哎,哥们,能搞两张车展的票吗?”

我说车展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边急了,“你不是在美国通用公司吗?这次车展你们展台特大,还有概念车,还有一辆能飞的车,你丫别装了,就两张票。”

已经五年时间了,我实在已经解释不动为什么我现在的通用公司不是那个生产汽车的通用公司,尽管我以前曾经在那个生产汽车的通用公司做过。

我找原来的同事要了两张票送过去。

车展就这样总把我的思绪带回早年。我曾经做过世界上第二最最激动人心的工作--汽车公司公关经理,试开各种新车,组织车展活动。

车展永远是车迷的节日,也是公关经理的吉日,或者末日。

展台上永远挤满了人,如果你在展台上值班,每天要上百次地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这车多少钱,二是请问洗手间在哪里。

有好几次观众问这车多少钱,我说这车是概念车,没价格。对方把眼一瞪:“什么,没价钱,嫌我们中国人买不起怎的?”

我赶紧满脸堆笑地解释:“这概念车就一辆,好几百个设计师工程师花一年多时间做出来的。您自己算一算,一个工程师平均年薪10万美元,还有他们的医疗、养老、办公室房租、水电、后勤人员、政府税收,等等,一年下来是多少钱。”

又瞪我一眼:“就会蒙中国人。”

我觉得我还是给人指卫生间比较在行。

一天站台子下来,累得浑身酸痛。那些模特儿们真是敬业,站在汽车前面光鲜耀人,换班到展台后面的小储藏室休息,一个个瘫成一团,一点光鲜耀人的影子都没有。

中午就是盒饭,所有工作人员、模特一律如此。我问我们管展台的人像我们这样级别较高的人员吃什么,负责人眼皮都不抬一下,给我两个盒饭。

我觉得车展是除了战争之外人类展示实力的最直观舞台。你看,那些汽车公司,在同一个空间里,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前卫的造型、最漂亮的模特、最浑厚的音像、最闹哄的节目,传达着一个最简单的信息:“我强,我棒,我最棒。”如果把这些汽车,这些展示的手段比成飞机、大炮和导弹,不同的型号、规格和组合一字排开,简直就是穷兵黩武,战争宣言。

这种战争虽然不真的开火,但是游击战运动战的方法已经得到广泛运用。比如,相邻的展台会想出各种方法,吸引观众,同时打击对方。

我们展台的对面是一日本公司,他们找了一队青春美少女,每半个小时就大唱大跳一次,我们展台的观众一下子被他们拉走一大半。这时,我们这边就有人喊:“准备好,准备好,开始发材料。”工作人员一溜小跑把印刷精美的汽车图片、展品介绍还有小礼品什么的搬到展台前,开始发送,那边正在看美少女舞蹈的人一看这边发东西了,马上掉转头过来排队领东西。

接着就是双方同时到组委会投诉。“他们总是发东西影响我们展台秩序。”“他们的音乐声音太大影响我们展台的环境。”

我一直后悔错过了照相胶片时代最后的机会。五六年前大家多用胶片相机,看车展普遍的问题是胶卷不够用临时抓瞎,靓车如云,美女如林,带多少胶卷都不够。如果我在展台边悄悄摆一摊儿“代售胶卷,价格面议”,那肯定生意多多。

“价格面议”就是价格高于市场价三倍以上的意思。

当然,数码时代也有独特的问题,好几个朋友都跟我说,这次车展上相机拍得没电的人特别多。如果这样,我们可以开一些临时充电的设施,价格也别面议了,太啰嗦,就是充半小时电100元,超过十分钟按半小时计算,超过四十分钟按一小时计算,依此类推。

车展不仅让车迷疯狂,汽车公司更是疯狂,车展的筹备往往要长达一年。除了车型的选择,活动的安排,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工作要做。

比如选模特的工作就十分重要。这么多年过去了,关于看车还是看模特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实际上定论早就有了,就是看车和看车模同样重要,论拍照,拍模比拍车更重要,车你还可以以后拍,车模这么冲你媚眼笑着还不要钱,这好事以后哪儿找去,赶紧拍下来呀。

困惑就在于,当时我们公司选模特的工作一度是由采购部做的,听着感觉不对,好像买卖人口,其实这就是一个采购行为。车展前公司办公室充满了前来面试的个头高挑、美艳迷人的模特,招聘工作由采购部的老夏主持。那段时间里平时不言不语的老夏俨然成了公司里人人羡慕的对象,走起路来脚上都带有音乐的鼓点。

终归是众口难调,最后在展台上大家议论某某模特一点也不漂亮,比宝马公司那边的差远了,然后就把怨气撒到采购部身上,老夏忙不迭地强调:“费用有限,费用有限啊。”

当然,在我看来,世界上最棒的工作既不是我这种公关经理,也不是负责招聘模特的采购部,而是专门报道汽车的记者。

汽车记者们总讲这样的经历:最近跟某豪华车公司去了趟中东试车,我们住在沙漠深处的五星级酒店,在躲过正午的烈日后,我们悄悄地出发了。就在落日的圆盘镶在地平线上,金黄色的沙漠被染成了橙红时,远处的暮霭中出现了一队缓缓前进的骆驼。我们用望远镜看过去,在驼峰中间隐隐闪现着一排汽车的影子,我们的面包车一点一点地靠近,在我们看清那就是一队闪着银光的新车时,这团银光向我们飞驰而来。晚上,我们在阿拉伯城堡中享受着美酒和表演。

总之,你做梦曾经梦过的东西,当汽车记者都能实现。

汽车记者唯一的痛苦,就是汽车公司的车展新车发布会,都在开展前头一天举行,记者分身乏术,只得顾此失彼。这发布会可不是什么领导讲讲话,记者提提问就完了,而是像好莱坞大片一样的制作。比如新车从天而降,车内飞出白鸽数百,新车穿越时空隧道,华灯闪烁,烟雾四起,鼓乐齐鸣,劲舞助兴,明星耀眼,加上各种多媒体的效果,完全是一场震撼视觉听觉甚至味觉的大餐。

记者可以跟同事说,你帮我去另一场发布会,随后把新闻稿和照片给我。但这种事,就像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还有张纪中等大腕在同一个晚上上演不同的大片,而且只演一场,你说你有多痛苦。

朋友拿了我的票看了车展,甚是兴奋。我问:“怎么样,看到车了吗?”

“看到了,看到了,人特别多,但车还是能看到。”

另一位还在做汽车公关经理的朋友,说在展台上看见了一位多年没见的美国同事。

“我看见他了,他也看见我了。隔着人群,我冲他挥手,他冲我笑。”

“最后他还是没能挤过来,我也没能挤过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