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节:第五章 狼吞虎咽(5)

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 作者:张小平


而通过此次交易,中关村将彻底摆脱主营业务不明确、负债率高、新业务拓展不畅等困境,重塑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集中精力发展和扩大房地产业务,有望成为综合实力强、赢利能力高、增长潜力大的优质房地产上市公司。

但后来的事态,并没有朝黄光裕理想的方向迈进。在中关村这个“烂泥潭”中,这位曾叱咤风云的首富却越陷越深。2008年10月,黄光裕被警方控制、接受调查,据说主要涉嫌的可能便是中关村股份的违规操作。

2007年夏天,黄俊钦的纸上财富蹿升得比气温还快

中国股民永远都会记得2005年6月6日,因为在这一天,中国股市跌破了千点,一直到了令人绝望的998.22点。但随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资本市场复苏,人们又开始松开攥紧的钱袋,大量银行储蓄搬进股市。到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在阔别6年之后又重回2000点。

楼市也跟着股市一起飙升。自从2003年拉响宏观调控的警笛后,全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冰河期。但从2006年初开始,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开始昂起“高贵的头颅”。从5月开始,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企图遏制房价上涨的迅猛势头,但收效甚微。

股市和楼市如左龙右虎,一起挟持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非理性繁荣期。

以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为例,其2006年底市值达到了675亿元,同比上涨了321%,股价除权后全年上涨263%。进入2007年的短短半年间,万科总市值更是突破1200亿元。同期的陆家嘴、中华企业等房地产企业,市值增幅也分别达到120.9%和175.7%。而2006年刚刚完成资产重组的中宝股份与泛海建设,总市值分别大幅增长15.75倍和16.7倍。这让一直伺机而动的黄俊钦不由得眼热心跳。

凑巧的是,正当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济南市金融部门也耐不住性子,主动找上黄俊钦商讨*ST金泰“咸鱼翻身”的问题。商谈的重点,就是要求大股东新恒基能够对公司的经营与生产进行实质性的重组。

当大哥的也该转转运气了!于是,江湖上关于黄俊钦要将旗下地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故事开始流传。

2007年3月6日,3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15%的*ST金泰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正在讨论重大事项。在停牌超过4个月后,*ST金泰于7月9日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新恒基控股集团(B.V.I)和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不超过8家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0亿股A股,发行价格确定为3.18元。其中新恒基控股集团和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价值合计约为221亿元(未经审计)的资产认购约70亿股非公开发行股份,预计向其他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25.65亿元。

也许是机会太难得,这次重组黄俊钦几乎是倾囊而出,把新恒基旗下所有的地产类资产都注入上市公司。具体为:新恒基控股集团以其持有的新恒基(沈阳)置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新恒基(沈阳)物业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世贸广场(沈阳)置业有限公司95%的股权、沈阳空港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的股权、静安物业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认购相应的股权,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其持有的北京鹏润大厦相关经营性资产认购相应的股权。

光大证券房地产分析师赵强评价说,这是至今A股市场规模最大的一次借壳上市。甚至当时有人预言说,以这样的资产规模上市,新恒基的市值将直逼A股的地产龙头企业、市值超过1390亿元的万科。

自此,当时股价不足4元的*ST金泰踏上了漫漫涨停路。至2007年8月30日,以连续42个涨停成为中国股市18年来涨停板时间最长的一只股票,股价在短短2个月内翻了6倍多。由于持有新恒基集团80%的股份,并且将间接持有56亿股*ST金泰,这使黄俊钦个人的账面资产一度高达1500亿元。

对于度过不惑之年的黄俊钦而言,2007年那个夏天恐怕给他一生留下了最炙热的记忆。200亿元、400亿元、800亿元、1200亿元……黄俊钦的纸上财富比酷暑的气温蹿升得还快。在那段时间,他已经分不清楚白天黑夜、梦里梦外,自己在寒苦的幼年所做的日进斗金的美梦,每天都在上午9:30开始重演,而到下午15:00他梦醒时,总会发现自己的账上又多了几十亿元。疯狂啊!真是疯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