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暧昧(2)

新闻人的江湖 作者:章敬平


该周刊以特征描述的方式,做出了解答: 他们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他们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他们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在此之前,英国《前景》杂志曾评选出“100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的入选标准是波斯纳式的,而非《南方人物周刊》式的,他们只要求入选者具备两个条件: 活着,而且活跃。活跃的内涵是,凭借专业领域内的卓越声望,不分专业内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影响公共生活。

我们尚不知道被定义为官方媒体的上海某报对英国《前景》杂志的态度,对他们捣鼓出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评选是赞同,还是反对,我所知道的是,该报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不点名地驳斥了“我们的杂志”所诠释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并斥之为效颦之作。虽然他们觉得类似概念只是“不能影响社会舆论主调”的一点“噪音和杂音”,但是,决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评论员文章仍然严肃批评道: 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的提出,实质是离间知识分子与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

尽管喜欢以集体署名方式撰写评论员文章的上海某报,并未点明“我们的杂志”是哪家杂志,我身边的读者还是不容置疑地将之理解为《南方人物周刊》。当时,该周刊创刊不足半年,无论是发行量和舆论影响力都小得很,人们怀疑,上海某报的评论员文章,以及诸多转载该文的官方媒体,客观上帮扶了《南方人物周刊》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增进了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的传播。

这样的怀疑是否对应一个肯定的结论,我不得而知。倘若真的是这样,倒与波斯纳对公共知识分子的批评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公共知识分子》,对公共知识分子的赞誉远远少于批评,但被批评的那个群体却因之更为时髦,更为走俏。

秦晖教授家的茶水

在媒体和学者构筑的市场关系中,媒体是需方,学者是供方。没有媒体旺盛的市场需求,就不会有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中国的诞生。

2000年夏天的某一个午后,我去清华大学采访秦晖老师,那时候,秦晖老师的名气还局限于小圈子,成就他的名声的是专业著作,而非新闻媒体。

倒了两路公共汽车,终于找到了秦晖老师的家,说了半个多小时,口渴得不得了,我很想要杯水喝,可是,我不好意思开口,怕打搅了他。

我已经记不得我是因为什么而采访他,只记得他当时跟我说过,有些记者采访他,最后不仅没有形成专访,甚至还在文章中隐匿了他的名字,只是笼统地将他的观点写进报道。

天啊,这不是观点的剽窃么?我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