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孝感得名自"孝行感天"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孝感是否就是百分百的董永故里呢?各位看官大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献众多,向来在名人故里一事上是一笔糊涂账。而各地争相攀名人之风也是源远流长,于斯更甚。近年来,连个恶棍淫棍的西门庆故里也都冒出来好几个地方政府在抢,何况是形象正面清新的孝子董永?如果笔者在这里言之凿凿地说董永故里就是湖北孝感,那估计全国至少有上十个的县市或将对我的说法提出抗议。因为,当年的中国邮政局就遭遇过这么一次。
2002年10月26日中国邮政局发行的一套邮票《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为了竞争申办这套邮票的原地封首发式,江苏省丹阳、金坛、丹徒、东台,湖北省孝感,山东省滨州,安徽省安庆等全国14个市县的集邮协会打了大半年的笔墨官司,个个都拍着胸脯声称自己那里是正宗正派的董永故里。最后,国家邮政局会同有关专家研究决定,批准丹阳、孝感、安庆、滨州四处,于10月26日同时举办《董永与七仙女》纪念邮票的首发式,让四地集体成为这套邮票的原地,丹阳列四个首发地之首。而丹阳获得领跑"董永故里"的一大推手,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黄梅戏《天仙配》。那里面"路遇"的一场戏中有一句唱词:"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父母双亡孤单一人。"
但孝感当地的文献记载,"董永,青州千乘(今山东省博兴)人,东汉末,避战乱奉父徒湖北荆州丹阳,二百多年后,在南朝刘宋时,丹阳以董永行孝之故,改名'孝昌'"。何以得名孝昌,传说宋文帝刘义隆被其长子刘劭所弑,其三子刘骏在西阳(黄冈与浠水)地区讨伐,出师不利,退守丹阳。某日,有一老者献策,劝其大张"孝 "字旗帜,全军易服戴孝,檄文通告全国,兴兵替父报仇,履孝道,可遂其志。言毕,飘然而去。刘骏纳其言,果然转败为胜,登基后,悬榜寻赏献策老者,不得,却得一藏头诗:孝为百善首,子报君父仇,懂得其中意,永固得千秋。方悟,老者是孝子董永显圣,于是将董永行孝之地改名为孝昌,以谢孝子显灵相助。据史料记载,刘骏称帝后,他的28个儿子都以孝排名,为了使"诸德之本"的孝在社会上肃然成风,所以在孝建元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又过约470年,因避讳改名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