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岛来说,自1949年以来,美国几乎成为台湾的保护神,《共同防御条约》可以保护台湾的安全。“断交”则意味着,台美双边关系只能以“非官方”的机构来协调。当时国民党当局希望继续维持官方关系,而美国则坚持只能维持非官方关系。因双方观念差距太远,最初并未达成协议。直到次年,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后,美台关系危机才得到缓解。此时的台湾才舒缓了一口气,蒋经国称他非常珍惜《与台湾关系法》中所表达的美国友谊。他仍认为美国为“自由世界”之领导力量,仍愿意促进台美间“各方面之友好合作”。
而在海峡对面,大陆正在酝酿着改革开放。大陆的对台策略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九点意见,被称为“叶九条”。同时,中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对金门持续20年的“单打双不打”炮击。
而此时的台湾因为与美国“断交”,国民党当局还处于内忧外患中。因此,直至1987年11月蒋经国去世前,台湾当局仍然强调“政府一贯的政策是坚持反共立场,不与中共接触、谈判,决不妥协”。
两岸之间由国共两党30年的军事对峙,逐渐转化成“统独”之间的政治对峙。林毅夫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担任金门马山连连长。
马山位于金门主岛的东北角,距大陆解放军驻军的角屿仅约2公里,是国民党军前线的最前哨,负责掌握福建白河口、小嶝角、刀屿、大伯屿、小伯屿等一线解放军的动态。
在这里,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看到大陆的活动,所以多年来是台军金门防务部接待外宾眺望对岸的“明星据点”。
马山还设有向大陆“心战”喊话的播音站,马山连连长经常要向到前线视察的长官和外宾们作介绍,因此只有最优秀的基层军官才能出任马山连连长。由此也可见蒋经国对林毅夫这位台籍青年的提携眷顾之隆。
而在对面的厦门,也有解放军向对岸金门守军喊话的广播,两岸进入“心战”时期。不少金门的守军都会哼唱《东方红》,因为每天早上,总会被厦门广播站的音乐叫醒。“心战”是两岸关系对峙时期颇为有趣的一幕。
“第一个是保证不打不骂,第二个是保证生命安全,第三个是愿意回家的,我们发路费,有立功的,我们授奖……”
在那个时代,大陆的播音员会用大喇叭将以上内容反复播放,鼓励“国民党军官兵弟兄们过来投诚”。隔着海面,就是国民党方面号称有10万驻军的大金门、小金门等岛屿。
当时大陆方面的“攻心”战手段可谓五花八门。有当事人向大陆媒体回忆,为了更好地“攻心”,大陆广播站人员把对岸金门守军的一举一动都摸得很清楚。金门的国民党军队一般是一年半换一防,每个师的师长是谁,士兵里的哪里人比较多,这些他们都要弄清楚,然后有针对性地喊话,甚至还会请那些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家属来喊话,因为“国民党军的亲属喊话是最有震撼力的”。
当然,金门方面也会反攻。在林毅夫所在的马山,广播站会把邓丽君的歌声当成“心战法宝”。当金门方面把《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曲目向大陆播放,这些一度被大陆官方视为“靡靡之音”的音乐越过海面,穿过厦门沿岸的边防哨所,来到厦门大学白城旁的小树林里--而那里,学生情侣们也正在“甜蜜蜜”。
不仅是广播间的互相宣战,“心战”还包括互相打“糖衣炮弹”。
金门县前县长李炷烽回忆,那时他正年少,看到宣传弹在空中炸开,他就躲在地瓜田里偷看落下来的传单,上面写着:“为蒋介石卖命,白送死;向人民投降,得幸福”。
为了不让驻军官兵接触到这些宣传品,金门方面还组织当地中小学生去捡传单。捡传单时,教师会强调:“不准偷看。”传单上往往写着“解放水深火热之中的台湾同胞”之类的宣传语,还会有类似“一个穷苦家的孩子,坐在枯树下啃着香蕉皮”的宣传画--虽然那时,不少台湾孩子早已经吃到美国牛排和巧克力糖果。
林毅夫当时所在的金门守军也会向大陆发送糖衣炮弹,有收音机、大米、T恤衫和尼龙丝袜,等等。
曾经被树立为模范与标兵的林毅夫在这个大时代里,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2002年,林毅夫返台风波发生时,曾引起过大讨论,其台湾大学校友郑鸿生认为,林毅夫做出的每个选择,都是因为他一直抱有“振兴中华民族”的理想。“1971年,林正谊确实是一位深切关心台湾前途的台大新生。当时他对国民党仍怀着信心与幻想,认为可以带领台湾乃至中华民族走出困境。然而这个信心与幻想迟早总要破灭的,尤其是当他只身进入幻想核心之时。”
“他虽然对国民党的幻想破灭,但并没有失去对台湾前途的关切,而他新认识到的中华民族的前途在于中国的统一。然而背着冷战与'反共'包袱的国民党已经完全不能承担这个历史任务了,这也是他当时冒着九死一生游到对岸的心志所在。我个人与林君并不熟识,但以一位同时代、同背景成长的台湾子弟,对他当年心路历程所做的如此猜测,应是与实情相去不远。”郑鸿生称。
据大陆媒体报道,在金门马山连,林毅夫自己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
林毅夫曾听人说,10年前,金东旅部某连有一名搜索排长,从天摩山下由后屿坡泅水到对岸。当时这名排长事前向蛙人借了“蛙鞋”,只说要下海学游泳,泅水的当晚到一家小店吃了一碗绿豆汤。第二天一早对岸就广播,宣布那名排长“起义归来”。
这个故事给了林毅夫极大的启发,他的心情豁然开朗。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