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们的事业
在邓徽绩之后,其次子邓孝然,也就是吴敬琏的外公,继承了产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洋货低价倾销严重打击了幼稚的中国民族工业,盛极一时的火柴厂,最终难逃资不抵债的绝境。
邓孝然并未因此放弃实业报国的雄心,为找到支撑民族工业持续发展的根基,他不断尝试和寻找各种各样的商机,先后涉足煤矿、织布、造纸、养蜂等众多实业。①
为实现心中理想,邓孝然甚至从大西南来到冰天雪地的关东,梦想成为农场主。然而,时运不济的邓孝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赍志而殁。
和弟弟邓孝然所不同的是,身为兄长的邓孝可,也就是吴敬琏的大外公,选择的是通过另一条道路来实现自己的报国情怀。作为四川立宪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主张宪政法治理念的邓孝可才华横溢,思想敏锐,用他的如椽大笔,在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留日期间,邓孝可拜在梁启超门下,并成为梁的及门弟子。邓孝可一生中最钦敬的人就是梁启超,任公也对他额外关照。梁启超在1910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及他对邓孝可及几个朋友的思念。
1909年10月,邓孝可担任了咨议局机关报《蜀报》的主笔。1910年8月15日至1911年6月中旬,秉持“监督行政,促进立宪”的《蜀报》尽管只发行了12期,却因启迪民智、伸张民气,在四川报界成了旗帜性阵地。②
对邓孝可来说,他在历史上所留下的最重要的印迹,就是作为主要发起人,参与了四川保路运动的领导工作。正是这场运动,充当了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辛亥革命直接的导火索。
20世纪初,四川民众为反抗列强掠夺中国铁路主权,由四川省留日学生首倡,经四川总督锡良奏请,1904年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公司”,第二年改为官商合办,1907年改为商办有限公司。
当时,川汉铁路公司采取“田亩加赋”,抽收“租股”为主的集股方式,为明确股东权利而设立股东会。在190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股东会上,邓孝然当选为13位董事之一,开始了自主投资铁路建设的事业。
历经数载筹集,不仅鄂、粤、湘、川四省的乡绅成为股东,连一些农民也握有股票。粤汉铁路开工修筑,川汉铁路从宜昌到万县的一段也已动工。
从当时情况来看,这两条铁路是可以靠自力修成的。然而,列强为便于对中国进行侵榨,觊觎铁路修筑权久矣。一旦他们窃取铁路命脉,不仅可以利用它调运军队,镇压国人反抗,而且可以直接控制铁路沿线的城镇乡村和矿产资源。
既然不肯让中国自己修成铁路,列强就利用清政府财政困难进行要挟,迫使清政府订立了铁路借款合同,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
清政府本就是靠列强的刺刀,维持着其摇摇欲坠的末世,自然不敢得罪他们。
保路先锋的宪政观
1911年,农历辛亥年春,清政府搬弄立宪骗局,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
5月9日,这个皇族内阁甫一登场,就颁发“上谕”,实行所谓的“铁路国有”政策,宣布各省原已准交商办的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准备以“国有”为名,出卖全国铁路主权。
第三天,这份将铁路收归国有的“上谕”到达成都。6月初,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督办粤汉川路大臣端方致电四川总督表示,朝廷不仅不承认已用的修路款,还要挪用铁路公司现存未用的1000余万元现款。
不久,强行接收粤、湘、鄂、川四省铁路公司和与美、英、法、德四国签订了借款筑路合同的正式消息,很快传到了四川。不平等的卖路协议,令全川6000多万与铁路公司有着经济联系的民众激愤万分。
原本对朝廷仍抱有一线希望的邓孝可,立即放弃了先前“争款不争路”的主张,义愤填膺地说:“谁能梦想到其奸欺如是哉!”
他挥毫疾书,发表了全川最早严正批驳借款合同的著名争路檄文--《卖国邮传部!卖国盛宣怀!》:
“既夺我路,又夺我款,又不为我造路。天乎!此而欲川人忍受,除吾川一万万人死尽,妇孺尽绝,鸡犬无存或可耳!否则胡能忍者!有生物以来无此情,有日月以来无此理,有世界以来无此黑暗,有人类以来无此野蛮,而今乃有盛宣怀如此横蛮以迫压我四川之人。”(《蜀报》第12期)
后又在《法律保护歌》中写道:“国家听他(盛宣怀)胡乱干,看看法律被摧残,看看要成假立宪,看看铁路要卖完,铁路卖了真危险,亡国就在眼前面。”①
他以法为矛,直指朝廷:“今政府借款既未求协赞于资政院,其蔑视国民,蔑视法律太甚……商办铁路公司者,国人各出资本以营业,非违法之事也。政府既欲收买,亦必依法律而行”(《蜀报》第11期)。
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开铁路股东代表大会,会场群情激昂,怒斥盛宣怀卖路卖国,决心为争回路权奋战到底。
会上宣布成立“保路同志会”,推举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纶为副会长。大会还发表宣言,确定了“破约保路”宗旨,并通电全国,痛斥清政府的卖国政策。会后,还派人到全省各地进行广泛宣传,通知各州县成立分会。
对“铁路国有”的卖路卖国的实质,川民很清楚,也深恶痛绝。当时全川142个州县的工人、农民、学生和市民纷纷投身于保路运动之中,保路同志会的会员不到10天就发展到10万人。
至此,立宪派人士控制了保路同志会的一切实权,邓孝可被选任四川保路同志会文牍部部长。由邓孝可领导和主笔,创办了《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
邓孝可所办报刊,文字通俗流畅,尖锐泼辣,读来感人至深。《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曾印到3万份仍供不应求。“顷有数友人称,其家妇孺,每日望本报告,几如望岁。及得报告展读,涕泪横流,且阅且哭。”(《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第13号)
“保宁属阆中县,距省七百余里,该地绅商闻盛奴夺权卖路事,愤恨如烧,立欲知其详情。特专捷足,兼程星驰三日有半,抵成都购买保路同志会出版、报告各件。”(《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第13号)
强大舆论攻势,致使“日来关于铁路攻难之文字演说,纷纭四出,禁不胜禁,防不胜防”(《保路同志会文电要录》第6页)。
媒体的力量,自争路风潮时代便已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