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筵席上选女婿

醉蟹瓮酒荒唐语 作者:朱自清


 

刘守春

说“谢谢”而没有诚恳的语气或脸上没有笑容的,他目前必不曾做过事,接触过社会;即使他有职业,也一定是在个狭小的圈子里头的。但有一种人“谢谢”得太“流利”了,大半是吃白食的老手。

“假如你要考察新女婿的品行,找他来打几次牌就成。”友人某甲对我这样说。在牌桌上看出人的品行,这的确是不可否认的相人术之一,但作为选女婿的手段,我却不以为然。理由是:第一,发展了少年人的赌兴;第二,找新女婿(其实也不曾是“女婿”,因为一经“女婿”,大局已定,大可不必考察了)来打牌有失家长尊严;第三,以赌局作为人生大事的序曲是一种不吉利的预兆;最后,有不少模范青年不会打牌。就以我自己来说吧,直到现在,是近乎三十岁的人了,别说“乐在其中”和“门前清”等名目繁多的“摩登”牌打不来,就连五年前的“古典”麻将也不会。如果当年我的岳父也采用了牌桌上的“动的相术”,那我直到现在也不会得到他的美丽而又贤惠——虽然醋劲比较地强些——的大女儿了。

于是——学了新派诗人的说法——我的题目来了:应当在筵席上选你的女婿。爵士午餐也好,华贵晚宴也好,即不在“筵席”,君子茶座也是好的。饭厅、餐室、食堂、茶座——都是人性的实验场。

现在就来看看那些被邀请来的少年客人吧!这里可以看到他的教养、趣味和品性。

如果媒婆说这个女婿如何有家产、如何能干,那你就看他怎样下筷或者用他的汤匙和刀、叉之类吧。假如他下筷是那样局促不安,把筷子在碗里尽是挑呀拨的,或者他用鱼刀切了牛肉且用这刀送牛肉进口去,或者吃完了东西把刀和叉交叉着放在碟子上时,那就证明了媒婆的谎言。即使不是哄骗,那也一定是吝啬鬼,不大肯给儿子出去吃东西。这也说明了他的家长对教子之道近乎外行。或者,那儿子是个不大高明、相当顽固的青年;不然,一本最薄的礼貌书就会教给他这些常识了。

           

如果媒婆说这个女婿如何有家产、如何能干,那你就看他怎样下筷或者用他的汤匙和刀、叉之类吧。(民国时期国人宴会上的情景,奥地利画家希夫绘)

但青年人的教养是容有不周之处的。在筵席上局促不安未必说明了他的无望,只是说明了媒婆的夸张过分而已。

礼貌之类还算是小处,我们再来看看他别的小动作吧。

现在先来替你的新女婿斟上一杯酒,他会说“谢谢”或者“不喝”。说“谢谢”而没有诚恳的语气或脸上没有笑容的,他目前必不曾做过事,接触过社会;即使他有职业,也一定是在个狭小的圈子里头的。但有一种人“谢谢”得太“流利”了,大半是吃白食的老手。朋友V君告诉我有一个女戏子老在筵席的终了时拍拍她的屁股,笑着说一声“阿里阿多果煞伊妈死”(日语“谢谢”的意思)——走了。

这是多少近乎不庄重的。

如果他说“不喝”,也得看他是否出乎至诚。看人的真伪就在他说“不”字的时候,喝酒不过是一个例子。有好些作伪的能手,不但口口声声说对某事不感兴趣,而且会说出一大堆理由来,让你心服;然而眼睛一眨,他已主持那桩他“不感兴趣”的事情起来了。这些人如不成为大阴谋家,也该是个小半吊子。你选择女婿之初,可以在第一杯酒的时候看出些痕迹。

冷拼盘来了,你可以看他的选择。如果他并不偏爱某一种冷菜,那说明他善于适应环境。假如你发现他连着吃三块、四块以至五块的肝,那说明他健康有问题——不是牙齿不好,就该是血分不足——于是他听了医生的话多吃肝。要选女婿,健康第一,丑一点不要紧,不健康是为大害,结婚后难和你女儿过一辈子愉快的生活。牙齿不好和血分不足也许是先天的,后天的就说明了那少年不大懂得养生之道。

                 

此人病在贪得无厌,迟早讨小老婆,赌起钱来会没命,做生意必想投机无疑……(图为民国广告插画)

也有些人是爱好吃肝的,就像有些人爱吃鸡一样;但若连着吃同样东西,始终显得缺少冒险精神,无疑是十分保守的。如果生活有保证,保守亦有保守的好处,他将和你女儿“贯穿始终”;脾气坏些,他也会惯于忍受,走路摇摇摆摆,他也会乐于天天和她散步的。

冷拼盘的东西下去,热炒陆续地上来了。这时你可以随时观察他。

                      

如果你的女儿是十分敏感的,你把她配给敏感的人吧,他们之间容易产生一种虚伪的生活,配给太老实的人就会使她寸步难行。(图为民国广告插画)

比如在头几个碟子来的时候尽量地吃,到后来几个吃不下了,这不但说明他在礼貌上学得不太到家,而且可知他做事不懂计划,不免虎头蛇尾。有些人能始终维持狼吞虎咽的样子,不但有平均进食的计划,而且有超乎此的“吃一、夹二、看三、想四”(即在第一块肉放进口后,用筷子去夹第二块,眼睛盯住第三块,心里已经在打第四块肉的主意)的计划。此人病在贪得无厌,迟早讨小老婆,赌起钱来会没命,做生意必想投机无疑;而且正如预备把胃作为食欲的牺牲一样,他将不惜以自己的健康作为色欲的牺牲,将“爬勿动”作为投机失败的退路。再则,东西吃得太多实在是不好的,胃里装得太满,头脑就不会活动,如果爱迪生与甘地是饕餮之徒,他们绝不会成为两个伟人而是两头猪了。

你还能在筵席上看出他对人的态度之类。有些人很拘泥一种习惯,而不问其意义如何。举一个例说,颇有人爱把醋和清炒虾仁一起吃。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而且简直是对主人有些轻蔑的意味的。金圣叹能说出豆腐干和花生同食的味道来。但那些醋,虾仁的爱好者却从来说不出他所得到的新效果。推其原因,无非在某些场合虾仁不新鲜,或者没有鲜味,或者带几分腥臭,这时便不免用醋来掩饰这种弱点;如果虾仁本身好,或者在应当尊重主人——相信他用好虾仁——的时候,更不该加醋。

即在虾仁加醋一点上,也有高下之分。自己加些,只说明了他缺乏实验的精神,有些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一盘醋往碟子里浇,这种人一定具有傲慢与偏见两种弱点的。慢把女儿嫁给他,否则至少在年轻的时候要吃亏,因为他将以自己为中心,而执行他的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的暴政;但若你的女儿能够给他装进许多先入之见,倒也是不错的。

对于调味的态度,有两种不同的人:一是对每个菜(尤其是对西餐的每个菜)自己来一番加工;一是很少或简直不利用食桌上的调味品。从这一观点上来实习你的“动的相术”时,可以看出四种不同的性格来。

先说那爱给每一个菜加佐料的人吧。有些人为了表示自己有饮食修养,在适宜的菜里加些适宜的调味品,这女婿从吃的立场看是大可要得的;只是如果你的女儿不善烹饪时也很易受他的气。佐料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加在合适的碟子里,而且需要合适的分量。另外有种恰好相反的人,他们非常爱加佐料,这是谈不上方才所说的饮食修养的。他们想把加佐料作为表演自己能力之方法,实际上他还是食而不知其味。即知矣,也是近乎“不求甚解”的。以前曾经讲过那种爱在虾仁上浇醋的即是一例。有一位朋友爱茄汁如命,无论在汤、菜、冷盘碟,甚至在面、饭里都爱浇上好些茄汁。此君实在傻瓜也,难怪年逾“不惑”而没有人把女儿许配给他。在西菜的宴会也不乏兼爱茄汁和辣酱油的人吧,他们多半缺乏一种实验主义者的精神,弱点在保守、苟安、缺乏推动的能力和远见。假如是一个有深思而对饮食稍微留意的人,他将设法使自己体味到每个菜味的最微妙处。在这种微妙的滋味体会之前,他绝不会鲁莽地肯定那菜的好或坏,而随便地加佐料的。如果你希望你的女婿是一位有判断能力和进取心的青年,你先得观察他是否有判断饮食的精神——能力倒在其次。

然而对加佐料的态度也有一个例外,那是“地方性”。例如江苏人好甜,四川人爱辣,宁波人喜咸。喜欢酸和苦的人也有,有些地方的人爱好“香”——葱、韭、蒜头之类,这些“香”味在江南许多地方是不习惯的。这种情形之下,“人不可貌相”,不能因为他爱韭菜而以为他的心地也“沆韭一气”;爱吃苦瓜的未必象征“人上人”的特质。不过多吃咸东西的人讲起话来比常人来得响亮,多半易于使人误会,那倒是事实。

至于不爱使用调味品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敏感的,能虚心地去体味每个菜的鲜味,还有一种却相反地显得太老实了。如果你有一个“中庸”的女儿,不妨选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人做你的女婿。如果她太老实时,那么把她配敏感的人容易处处引起他的不满,并且她将不了解他的内心痛苦;配给太老实的呢,这家庭便不容易改良,对于外来的侵袭也将不会应付。如果你的女儿是十分敏感的,你把她配给敏感的人吧,他们之间容易产生一种虚伪的生活,配给太老实的人就会使她寸步难行。故曰,不加佐料的女婿,非不可取,却需要以合适的女儿给他。婚姻的配合之道正如调味,原则是两者“调和”,而“调和”的方法是“不对立,但也不一致”。例如糖和盐,两极端也,等量地使用糖和盐做不出好菜来,单是糖或盐也调不出好味道。正如先前所说,太老实的女儿配太老实的女婿是不聪明的。

每个人有他特别爱好的菜,这种爱好的成因是很复杂的。你在这时要看的不是他爱什么菜——因为从这里得不到你相术的结论。而是看他怎样应付他心爱的菜。这样,你将看出两种不同的性格:显和隐。

这里我们先看一段小小的插曲。据说有一位小姐,自小到大不曾脱离过家里的咸黄鱼味,后来成了相当显著的人物,外来的川菜、粤菜、“番菜”,也习以为常了。但每当她偶尔在大菜之余见到小小的碟子里薄薄的两三片咸鱼时,眼光中就会透露出一种非常饥渴的不胜依恋的表情,这种至性之流露,连最好的导演也教不出来的。她的“隐”是有了八分成就,心里同时也有八分隐痛,假如有一天包围她的人们由于过分仰慕或诸如此类的理由要求她说一句最最内心的老实话时,她一定会热情地爆发出这样的呼声来:“我爱咸黄鱼!”

“隐”而能看不出的,是为隐之上者,从眼光中看出“我要”的表情,像这段插曲中所提及的那位小姐,是为隐之下者。“上隐”富有涵养性,该防的是兼具政客的条件;“下隐”,人是不会坏的,病在假作聪明,爱以风雅多礼自居,不得意时恐怕要给人叫“户口米”,得意时会买进些假古董来观摩自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