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制度框架05

低碳转型路线图 作者:熊焰


三、中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2007年印发的由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即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积极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在加大科技研发,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节能增效、利用市场机制,倡导低碳生活与消费方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大研发力度,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科学发展规划

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科学发展规划之中。2006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2007年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20年的远期目标,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研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加强人才与基地建设。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跨领域、跨学科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家团队,取得一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建成一批国家级科研基地,基本建成国家气候监测网等大型观测网络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产学研结合加快了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

不断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府资金渠道,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领域。“十五”(2001—2005年)期间,中国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和“97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25亿元。截至2007年年底,“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2006—2010年)已安排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70亿元。此外,还通过其他渠道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

在科技研发重点领域,重点研究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等。

在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中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重点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包括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煤层气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过程节能、分布式发电功能系统、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燃料电池、核燃料循环与核安全技术、清洁炼焦工艺与装备开发、半导体照明、废旧机电产品及塑胶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发布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版)》,鼓励进口新能源汽车专用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核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太阳能热发电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可再生能源、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煤层气(瓦斯)勘探及开发利用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高炉煤气和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关键设备等气候友好技术与设备。同时,多渠道推动碳捕集与封存(CCS)等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政府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至关重要。如果在整个GDP增长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相应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就将降低1个百分点。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为4462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7%,到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339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2%。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服务业在2010年上半年GDP中的比重为426%,比2009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董克伟未来五年服务业比重将占GDP首位[J]中国改革报,2010-11-29

。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第二产业和服务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根据能源研究所的情景研究分析,在低碳发展情景下,中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030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应由2005年的48%下降到43%左右,第三产业由40%上升到53%左右;到2050年,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到33%左右,第三产业提升到64%左右。(见图3-8)

图3-8产业结构变化图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50低碳情景研究。

二是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2007年我国发布高技术产业、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提出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见图3-9)完善和促进数字电视、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兴产业。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