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有没有账外账的问题?”工作人员又问他。
乐松生不躲不闪,更不耍花样:“有,确实有,叫作‘慎记账’。”
“那您就细说说,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一个账房先生想出来的主意。那时,同仁堂从某家大药栈中购买大批的药材,那家药栈就给同仁堂回扣,这慎记账中就记着回扣的数量。解放前夕,因为金融危机,同仁堂不得不把那些法币、金圆券和细料倒成美元,慎记账中也记着购买美钞的交易情况和数目。解放初期,经济不稳定,乐松生对共产党的政策还有过怀疑,因此,这慎记账一时也没有废除。
和负责“三反”、“五反”的工作人员谈过话后,老乐家的人不免抱怨乐松生:“别人是能不说就不说,您可倒好,‘竹筒倒豆子’,稀里哗啦,全撂了。”
“您不光自己找麻烦,回头开大会斗争您,我们还得到台上陪着您站着去。这不是张三得病,害的李四也得吃药吗?”
其实乐家的人并不反对“三反”、“五反”运动。当他们听说,有的奸商竟然把烂棉花当作消毒棉卖给志愿军,以致造成“最可爱的人”伤残时,也气愤地说:“这是丧尽天良!政府就是把他枪毙了也不为过。”
可是“三反”、“五反”反到了自己家,那可就不一样了。不过,这时的乐松生已经不是刚解放时的乐松生了。虽然,“三反”、“五反”初期,他也有过迷惑、不解和慌乱,甚至把一些小错也当成“罪行”交待,但是经过学习,尤其是随着运动的深入,党的政策进一步落实,他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自己没有故意做违法的事,他相信共产党会分清好人和坏人,什么是有意犯罪,什么是无意犯错。
1952年3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在“五反”运动中关于工商户分类处理的标准和方法》,这个办法把私营工商户分为“守法户”(又叫“完全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半违法户”、“严重违法户”、“完全违法户”等五类。
一时间,正在处在“三反”、“五反”运动中的资本家,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都给自己“对号入座”,盘算能划成五类中的哪一类。
在向同仁堂公布“三反”、“五反”结果的时候,乐家的人也都捏着把汗。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绷着脸,也不见喜,也不见怒,有板有眼地宣布:“同仁堂过去确实存在着家店不分、货账不清的情况。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共查出非法收入六千多万元(指旧币,相当于现在的六千多元)。”
听到这儿,老乐家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不知道按这个数,同仁堂会被定为五类商户中的哪一类,心里急得直冒火,可是又不能露出来。
那位干部仍然不急不慢,一字一板地照着打印好的文件念着:“但是同仁堂资方在事实面前态度较好,交待清楚。而且有一些问题,是属于对财会制度的不了解,并非有意违法。考虑到这些情况,决定将同仁堂定为‘基本守法户’。”
听到这儿,老乐家的人都大感意外,他们当中悲观的,曾认为乐松生不是被抓,就是被斗;有乐观的,认为同仁堂弄好了,有可能评个“半守法半违法户”。谁都想不到,同仁堂竟被定为“基本守法户”。那位干部宣布完结论,参加大会的职工都鼓起掌来,出乎意料的乐家人还在发怔,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醒过闷”来。又是笑,又是跳,又是拍巴掌。乐松生竟然摘下眼镜,掏出手绢,擦了擦几乎要掉出来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