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职工,就要尊重人才,尊重和发扬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历史上,同仁堂就有许多尊重人才的事例。许多同仁堂的老职工都知道一个“撂地犀角”的故事。
有一年,乐家的铺东带人到祁州药市去办药。犀角是解毒的良药,非常名贵。因为犀角的种类很多,成色的差别也很大,所以作犀角生意必须有很高的鉴别力。这次,同仁堂就带了一位善于鉴别犀角的“大头”(在老同仁堂,生产部门的负责人称“大头”,店面负责人称“查柜”)来到祁州。
有了这位“大头”,同仁堂买到了不少上好的犀角,无论是东家还是伙计都挺高兴。就在从药市返回客栈时,忽见几个人正在围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在争论什么。他们走过去一看,那孩子穿身露着棉花、缀满补丁的破棉袄,手里却捧着一支犀角。
一位客商一脸的鄙夷不屑,对那孩子说:“这货还能卖啊?趁早去要你的饭吧。”
“掌柜的说,它是犀角,可值钱了。”那个孩子小声说。
“犀角和犀角不一样,好的价值连城,可你这个根本就不值钱。”另一位药商撇着嘴说。
“你这不是想拿萝卜卖人参的价吗?别白日做梦了!”还有的客商嘲讽那个孩子。
可孩子翻来覆去总是那句:“掌柜的说,它是犀角,可值钱了。”
围观的人当中,有人说孩子“财迷”的,有人说孩子存心骗人的;可也有人指责那几位客商是想占孩子的便宜,故意压价的,因而争论不休。
看到同仁堂的人来了,有人就说:“这犀角值不值钱,值多少钱,让同仁堂的人看看不就明白了吗?”
此言一出,众人都表示同意,有人还说:“同仁堂的人鉴别药材绝对没错!”
不想,同仁堂的那位“大头”细细看了看孩子手中的犀角说了声:“这是撂地货……”
话没说完,众人就一片哗然。那几个客商得意地说:“怎么样?我们没说差吧。”
“干了这么多年,还让孩子蒙了,我们就别打算在药行里混了。”
什么叫“撂地货”呢?原来,有的犀牛在被捕杀时,受了重伤,当时未死,跑到了捕猎者难以发现的地方倒地而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被发现。这时的犀牛早已腐烂,它的角就被称为“撂地犀角”,或是“撂地货”,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孩子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撂地货”,但是从众人的反应中也能明白,他手里的“宝贝”并不值钱,于是眼泪就扑扑簌簌地落了下来,嘴里仍在喃喃地说:“掌柜的说,它是犀角,可值钱了。”
同仁堂的人细问起来,孩子才说出详情。原来,上回祁州药市开市,他因为家里穷,想挣几个钱,就去打零工。药市快要闭市时,有一伙客商雇他运货。客商们在祁州购得的药材,都是车载马驮运到山东的一个小港,再用船运往各地,往返都走这条路。
那个孩子推着独轮车,一直把这些客商的货送到船上。直到船要开时,“掌柜的”才把这支卖不去的犀角扔给他说:“我们的买卖做亏了,没钱给你,就拿这东西顶脚钱吧。它是犀角,可值钱了。”
那个孩子再想问个明白,船已经升帆开航了,他只好拿着犀角回家。现在祁州药市又开市了,加上老奶奶上了年岁,爹又有病,他就想把犀角卖掉,换些救命钱。可是没想到,客商都说他的犀角不值钱,孩子自然不甘心,可是他又不懂药材,只好颠过来倒过去地念叨那个掌柜的话:“它是犀角,可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