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1983年以计算机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获计算机学士学位。之后,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读博士。1988年,李开复用了4年的时间拿到了别人需要6年时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成了卡内基·梅隆大学里最年轻的副教授。在读博士期间,李开复开创性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开发了全球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这个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且被授予当年“最重要科学创新奖”,从此确立了李开复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泰斗地位。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于1988年击败了曾获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李开复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
1990年,李开复加入苹果公司,在苹果公司工作了6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从语音组的经理到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再到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1996年7月,李开复加入SGI,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网络产品部门的副总裁和总经理。1998年,李开复加入微软,负责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的高层智囊之一。2005年7月,李开复加盟谷歌(Google),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2009年8月,李开复离开谷歌,完成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转变,创立“创新工场”并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一路走来,一直在世界数一数二的公司中工作,成为这些全球顶尖公司最好的员工之一。李开复是一个成功的打工者,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李开复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地进行总结,通过各种形式告诉中国的青年们,精心指导青年们进行职场人生规划,也因此成为中国青年们的导师,成为中国青年人心目中的“精神偶像”。
今天的青年们,由于受到就业竞争压力、工作竞争压力、成长选择压力等的影响,内心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惑,特别是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他们不知怎样去选择工作,不知如何把工作做好,不知怎样让自己成长,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场人生……本书从求职与升职、跳槽与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工作心态、失误与挫折、终生学习、职场与人生、做最好的自己等职场人生的9个方面的问题入手,向读者展示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的成功理念,介绍李开复在工作中经历的有借鉴意义的故事,分享李开复关于工作的感悟和体会、经验和教训,从而帮助青年人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告诉职场中的青年们,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员工,怎样才能成为最成功的员工。
如何做一个好员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通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勤奋、好学、创新,团队合作精神等都是好员工的具体表现。而李开复对此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提出了职场人生要积极主动、追随我心、快乐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己等思想和人生态度。
李开复强调做事情时的积极主动,他认为,在所有最重要的人生态度中,积极主动应该排在第一位。他说:“年轻人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他提出了做最好的员工就要“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
李开复更强调职场人生要“追随我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他说:“我们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有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他告诉职场上追求成功的人们:“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
李开复一直强调,职场人生要“快乐每一天”,为了快乐而工作,他说:“工作时,尽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每进入一个新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学到与不同的人相处、合作的技巧。”李开复告诫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把远大的理想变成具体的奋斗目标——做好每一件事,快乐每一天。”
李开复总结了自己多年工作的切身体会,提出要“做最好的自己”,他进一步解释说:“做你自己,不要去模仿别人,就是不断超越自己。” “成功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快乐、充实、有意义。”
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成功。向李开复学习,做一名最好的员工,让团队因你而不同;做一个有成就的人,让世界因你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