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石油·黑金(3)

石油枯竭的后天 作者:刘锋


人们逐步发现,石油不仅能作为优良的动力燃料,而且还有其他更多的用途。随着人们对石油用途的进一步认识和扩大,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如脱缰之马而一发不可收,石油就是在人类社会愈演愈烈的“追捧”下成长为“流动的黑金”和“工业的血液”。从绚丽多姿的服饰,到舒适安逸的家居;从外出代步的车船飞机,到居家生活的日常必需,人们无法想像有哪个与石油产品无关。可以说,石油已经浸入了现代社会肌体的骨髓里,其构成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缺少了它,构建社会文明的一切条件将不复存在。

与其说整个20世纪是石油工业大发展的世纪,更不如说是石油资源大争夺的世纪。早在1915年,时任法国石油局局长的亨利·伯伦格就曾断言说:“谁占有石油,谁就占有了世界,因为它可以用柴油统治海洋,用高度精炼的石油统治天空,用汽油和煤油统治陆地。”这可以看作是对石油战略地位的首次公开表述。至此之后,全球各国持续地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地争夺石油的大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石油作为战略资源的登台亮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战略地位的空前加强,石油的影子不仅现身于这两次世界大战,更贯穿于连绵不绝的大小战争与地区冲突。石油与战争,似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与战争史的永恒话题。任何一场现代战争,或许都摆脱不掉石油的影子。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无不是石油战略价值的重复注脚。

2003年3月,在全球社会一致强烈的反对声中,美国执意发动了针对伊拉克的大规模战争。美国的军事行动称得上肆无忌惮,几乎到了视联合国为无物的地步。尽管全球各国一致地抗议和谴责美国,但无可奈何的是,只能眼看着伊拉克被美军占领,并最终接受这一既定的事实。美国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韦,置“世界警察”的声名于不顾,其开战的目的可谓路人皆知。绝对不是像美国所声称的那样,仅仅是为了摧毁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试想,美国耗费巨资开动战争机器,其目标就是为了那些不知藏匿于何处的武器,还有更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些所谓的价值分歧与冲突?恐怕这种回答连美国人自己都不能信服,何况其他国家的民众。其实,整个事件的现实逻辑并不复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伊拉克是如何被美国树为假想敌的。为了打击伊拉克前萨达姆政权,以便于攫取和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美国白宫首先假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这只是猜测并不确定。于是白宫智囊通过一些渠道放出风声,引得美国媒体轮番对这一“重大威胁”给予关注。而这些媒体的报道通常又循着白宫的口风,时不时还会添枝加叶,甚至描述得煞有其事。结果消息转了一圈后,连白宫最终也“被迫”相信,萨达姆果真窝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白宫领导人还“义愤填膺”,多了一份险些被萨达姆所蒙蔽的感觉,更加欲将其除之而后快。至于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已经无暇也无人深究了。我们可以把上述的一切当作笑料来解读。但最为紧要的是,美国铲除萨达姆政权的理由充分了,而且不容有片刻的延误。因为这一理由既冠冕堂皇,又“证据”凿凿,萨达姆看起来只有挨打的份了。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就是开战的实物证据究竟能否找到,这在白宫智囊们的眼里已经是舍本逐末了。本来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自然就不重要了,先行控制伊拉克的油井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