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爱双赢(2)

和谐万岁 作者:李永田


往深处想一想,这个“扣”也就迎刃而解了:当年的革命,是为着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经过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这个“新世界”早已建立起来,共产党由当年的“革命党”成为“执政党”。“在现阶段,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写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我常常听到周围的一些大款富翁们在慨叹:“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豪宅万间,夜卧不过一席”,细想起来这话不无道理。如此看来,现在社会的企业生产,无不是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社会上流行一个“打工”的说法,把一些堂堂正正、用辛勤劳动创造财富的工人称之为“打工仔”?我的看法,要说“打工”,老板和员工都在为社会打工;要说“主人”,老板和员工都是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企业的主人!

老板和员工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发展生产、增长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毛主席的话没有过时,而是在“与时俱进”。

再看第二层意思:“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

革命时期也好,建设时期也好,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老板与员工的关系,首要的是前者拿出自己的真诚来。

早在1934年,毛主席便郑重地教导我们的干部:“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吗,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

这段话我们在今天读起来仍然是那么的亲切,我们在今天做起来也定然会十分有效。

人心都是肉长的,老板能真诚地关爱员工,员工自会真诚地关爱企业,企业便会在“爱”的沃土中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经济效益之果。

2006年年初,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新浪网等众多的媒体,沸沸扬扬地报道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新闻:《温州老板包机送员工回家》,这位“温州老板”乃是我的一位年轻朋友——浙江卡帝奥尼鞋业有限公司老总王忠强。

年关将至,他们公司1100多名员工中的68名湖北籍员工为买不到回家的车票而寝食难安,老板急员工之所急,想尽了办法,最后决定:包一架飞机送这些员工回家过年!

当1月22日晚上这68名员工从温州永强机场登上东航MU5255航班,谈笑之间便在武汉天河机场降落的时候,这些人会对自己的企业怀有怎样的感情?当这些员工的家人、亲友在春节团聚得知自己的亲人是“从天而降”的时候,他们对这位宽厚的老板会有什么看法?当素不相识的人在口口相传这则新闻的时候,人们对“卡帝奥尼”这个品牌会留下什么印象?

《人民日报》2月14日头版“今日谈”的评论作了完美的回答:“这是明智而有远见之举。企业给予民工更多的关爱,民工就会以更出色的工作回报企业。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的发展就会更快,企业的效益就会更好。而我们的社会,则变得更加和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